返回

哑舍(全集)

关灯
护眼
第10章 阴阳燧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有的儿女都能弯弓射箭了。

但别的公子可以如此,却不代表大公子扶苏可以如此。

没有继承人,还真是个问题。

不过这也意味着没有极品的岳家掺合,别有心思的重臣们自己当不成未来国丈的,也不想别人占到便宜。

所以朝野上下,在扶苏的婚事上,倒也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平衡。

相比之别人的暗中焦急,身为当事人的大公子扶苏却早已习惯了孑然一身。

不是说他不想要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和可爱的子女,而是相对于他想要登上帝国宝座的理想来说,其他意愿都可以延后。

更何况,身边跪坐着的忠心侍读也没有成婚,从少年相识起,就数年如一日地伴随着他。

也许,暂时不成家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母妃逝去的时候,扶苏当时还小,所见所闻都有些懵懵懂懂。

但随着年岁渐增,一些当时完全不理解的细节,慢慢的也都心知肚明。

母妃的死,明显就是因为后宫争斗失利,甚至更有可能是他父皇纵容之下的结果。

一个没有母妃和母族支持的太子,只能依附于皇帝,做个木偶一样的继承者。

不过这么多年,扶苏耳濡目染许多后宫龌龊,再加之赵太后的轶事,也能理解为何父皇仇视女性,终身都没有立后,也甚少踏入后宫了。

简简单单的也不错,清静安宁的高泉宫总比乌烟瘴气的咸阳宫好太多。

尽管是毫无形象地斜靠在凭几上,大公子扶苏依旧浑身散发着沉稳儒雅的气质,足以让整个大秦帝国的女子为之疯狂。

透过帷幔洒进亭台的阳光已经少了许多侵略性,但依旧耀眼得让人想要昏昏欲睡。

一双浓眉微微蹙起,扶苏打了个哈欠,拿起手边冰镇过的花茶轻抿了一口,翻开了手边的另一卷书简。

“驰道中的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都已经完工,栈道、西方道都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

扶苏放下手中的陶杯,叹气道,“父皇出巡之前,言明要修建从咸阳到九原郡的驰道。

估摸着人手腾出来,又要准备开工了。”

从秦统一六国之后的第二年,始皇就开始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中原各地的驰道。

这些驰道之上铺设了木材轨道,用马车拉动车厢在其上奔驰,车轨统一都是宽六尺,这就是所谓的车同轨。

这些驰道旁有辅道,总共宽五十步,驰道的两旁每隔三丈栽树一株,而驰道的中央一条为皇帝御道,一般人不得行走。

以咸阳为中心的庞大的交通网络,可以使各地的物资迅速抵达咸阳,也可以让秦军很快地抵达中原各地。

始皇在每一条驰道修建而成之后,都会欣然前去出巡。

当然,他也不会忘记修建一条用来抵御匈奴的驰道。

这条驰道在规划之中被称为直道,从咸阳直达九原郡,全长约有一千八百余里。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是说动工就可以迅速动工的,扶苏今日拿出来提一下,只是在和自家侍读商量一下何时准备为佳。

绿袍青年研磨药泥的力道一直均匀有力,不曾停歇,他闻言只是微一沉吟,便道:“不止直道,始皇曾言要在五岭开山道筑三关,开发南越之地。

始皇如此看重岭南,北方也正在修长城,恐怕这三关要比直道先动工。”

扶苏微微皱眉,自家父皇对南越之地的看重,实在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但没办法,现在他还不是皇帝,只能遵循自家父皇的旨意做事。

扶苏摸了摸鼻子,还是提笔在书简上做了批示。

缃色的帷幔偶尔荡起,被烈日映照着的水光便反射进了亭台,绿袍青年眯了眯眼睛,研磨药泥的动作停歇了下来,细细地用药杵把这一小团药泥涂在了青金鼎的内侧,摊平。

随后拿起那面阴阳燧,在最中央的凹陷处放上少许艾绒,伸出帷幔之外,让阳光直射在上。

扶苏单手撑着下颌,盯着那面阴阳燧在片刻之间,就冒出了白烟,不久就引了天火,燃着了艾绒,不由得啧啧称奇。

绿袍青年把这一点天火扔进了早就准备好的红泥炭炉之中,又把青金鼎放在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

手中拿着绢布擦着阴阳燧,绿袍青年的心思却依旧放在之前的话题上,沉默了半晌,道:“咸阳城依旧没有城墙。”

扶苏嗤笑了一声,知道自家侍读担忧的是什么。

如今不仅没有城墙,父皇甚至还要再开关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