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关灯
护眼
第275章 温体仁的拉拢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了这句话。

“啊?陛下,这…这不好吧?咱们这是去公办,万一遇到什么危险……”

“哼!他敢!书缘放心,此次有朕在,朕看他当地谁敢造次!去忙吧。”

啧了啧嘴后,朱由检就挥手让他去忙了。

的确,对于皇帝出行而言,其仪仗的规模会很是庞大的,至少会有两万人左右的大军随行,而面对如此大军,任何人见了都要掂量掂量的!

当然,这也不排除有那些个投鼠忌器或狗急跳墙之辈。只不过,这只要有人敢做这件事,那基本上就等于是自绝于家门前了。

因为,一旦皇帝的队伍出事,那对于地方而言,基本就等于是面临如天罚般的制裁了!

……

离开了养心殿,张书缘是轻车熟路的回到了文渊阁。

而此时的温体仁是意气风发的一批,眼神很是高傲,并大大方方的在接受内阁众人的朝拜。

对于温体仁的这种表现,李标及李邦华二人是嗤之以鼻,仅仅对他道了声贺后,就回去办公了。

的确,就眼下的内阁而言,其地位与职权已经是判若宰相了,只不过这“宰相”是由七到八人组成的。

看着一群人正围着温体仁在吹彩虹屁,张书缘就笑了笑,也没去管他,反正日后想要搞他那有的是办法,甚至都不用自己动手就会有人去搞他了。

说实在的,张书缘起初也很不想举荐温体仁,因为这家伙就是一典型的官迷,可以说这家伙能为了保证自己的仕途,那是什么事儿也能干出来的!

但让人无奈的是,眼下的朝廷各处都很需要才干之人,而那些人还偏偏只有那么几位,所以在这两害之中,他张书缘便只得是取其轻了……

“张阁这是忙完了?等下可有空挡?”

在阁内批阅了三个时辰的公文,正当他内阁准备下班之时,温体仁却是哼着小曲过来了。

“哦,拜见温阁老。下官刚批注完南方的公文,正准备要将文书呈递御前。不知温阁老有何事交代?”

见他来找自己了,张书缘也没拘泥,直接就起身对他拱了拱手,道了声“阁老”。

而此时的温体仁,年龄刚满五十七周岁,道一句“阁老”也勉强能够应得上他的年龄。

“呵呵,张阁说笑了,本阁岂敢能对你言交代二字?是这样,本阁来此是想问讯一番张阁接下来的施政重点,本阁也好协调其余同僚配合。”

温体仁对此很是满意,下意识就想邀请他到自己府上坐坐了。

“呵,既然阁老如此慎重,那待下官将手头的文书呈递御前后,再到阁老府上见礼。”

一听这话,张书缘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这是要拉拢自己!

虽然对此是心知肚明,但张书缘却还是想去看看,他能说出什么话来。

“好,那本阁就在府上静候了。对了,这是我户部于江南历年的征收情况,张阁可拿去看看,说不准能为你之政务起到点帮助。”

撂下这句话,温体仁就从胸口的口袋里拿出了三本薄薄的账册。

“下官多谢阁老帮扶。”

见他都是这般示好了,张书缘还能这么说,只得是先跟他保持亲近的关系了。

交代完自己的事情后,温体仁便就走了。

而张书缘则是坐下翻看起了他递给自己的资料了。

本以为这仅仅是三本税收情况的文书而已,但张书缘却没想到,他温体仁竟然在天启元年的账册中放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

看到这张银票,张书缘就眯眼看向了首辅的办公位。

“看来,这温体仁的史评也是有水分啊……”

的确,就崇祯一朝而言,这哪儿有那么多的清廉自律之辈,若真是有这种人的话,那明朝还能会亡于财政之困?

摇了摇头,张书缘就将这些资料给整齐好带走了。

……

时间一晃,等他忙完了所有的事情,这时辰便就带来到了戌时八刻。

这眼看着就进入晚上的九点了,而张书缘一直忙到现在才算是真正的下了班。

“唉,治国理政可真累啊,也不知道历史中的朱由检是怎么扛过这十多年的……”

吐槽了一声后,张书缘就赶紧去赴约了。

来到位于城东的温府,他刚一出轿便就瞧见了闵洪学这个人。 <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