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十九章 老支书的请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空,能不能过去看看?“

    “没问题,什么时候方便?“

    “越快越好,地里的活等着呢。“老支书有些着急,“误了农时可不是闹着玩的。“

    刘师傅在旁边补充:“王家庄离咱这二十里地,骑车一个小时。“

    郑昊想了想:“这样吧,我下午就过去看看。不过得说好,路费和误工费得算上。“

    “应该的,应该的。“老支书连连点头,“修好了给你五块钱,怎么样?“

    五块钱!郑昊心中一动。在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三十块,五块钱相当于半个月的伙食费了。

    “行,一言为定。“

    三人又聊了会儿细节,临走时刘师傅拍了拍郑昊的肩膀:“昊子,好好干。以后镇上有修不了的活,我都推荐到你这来。“

    送走客人,郑昊回到屋里,发现父亲正在抽着旱烟,脸上难掩兴奋。

    “昊子,看来咱这生意有门了。“

    “是啊,爹。不过我有个想法。“郑昊在父亲对面坐下,“光修农机还不够,咱得想办法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郑大山愣了愣:“你这话什么意思?“

    郑昊放慢语速,“咱们西尧村地理位置不算差,土地也不算贫瘠,除了种地,为什么就不能发展得更好些?“

    这番话让郑大山陷入沉思。作为之前的侦察连连长,他见识比普通村民要广一些,自然明白儿子说的道理。

    “你有什么想法?“

    “现在还不成熟,等我出去走动走动,多看看多想想。“郑昊站起身,“不过有一点我能确定,光靠种地是富不起来的。“

    下午,郑昊骑着村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出发了。这车还是大队部的公车,郑大山特意批给儿子用的。

    一路颠簸,郑昊边骑边想。王家庄是个典型的穷村子。全村二百多户人家,却连几台像样的农机都没有。

    拖拉机还是三年前公社统一配发的,质量本就一般,用了这么久出问题也很正常。

    到了王家庄,老支书早就在村口等着了。

    “昊子来了!快,拖拉机就在大队部院子里。“

    郑昊跟着老支书来到一个简陋的院子,看到了那台有问题的拖拉机,红色的车身已经有些褪色,但对于王家庄这样的穷村子来说,绝对算是宝贝疙瘩。

    围观的村民不少,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力壮的都下地干活去了。

    郑昊蹲下身仔细检查,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拖拉机的变速箱出了毛病,齿轮咬合不紧,导致动力传输不稳。这种故障看似复杂,但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事。

    “老支书,这个问题我能解决。

    “需要什么工具吗?“老支书有些担心,“咱村里工具不全。“

    郑昊仔细想了想:“基本的扳手螺丝刀应该够用,我有套自己的工具忘记带来了。这样,我明天既然检查出问题了,明天过来的时候我就能修好。“

    “那敢情好!“老支书大喜,“要是能修好,我们庄子的人都记你的好。“

    围观的村民们也纷纷点头,脸上都带着希冀的神色。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