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带着怀疑。
赵副厂长有些尴尬,这几个师傅都是厂里的老人,技术骨干,不好得罪。但郑昊昨天的表现又让他很有信心。
“郑师傅,要不然...“赵副厂长想打圆场。
“没关系,让他们看看也好。“郑昊平静地说,“技术这东西,说得再好听也没用,要用事实说话。“
启动车床,开始进行粗加工。郑昊动作很稳定,进刀量控制得很精确,切削声音平稳有力。
围观的几个师傅虽然嘴上不服,但眼神渐渐认真起来。从郑昊的操作手法可以看出,这人确实有功底。
“手法还算熟练。“胖师傅老张承认,“不过粗加工谁都会,关键是精加工的精度。“
“就是,轴承的精度要求到丝级,差一点都不行。“瘦师傅老王也说。
郑昊没有理会他们的议论,专心致志地工作着。很快,内圈的外形轮廓就出来了。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精加工。郑昊换上了最锋利的精车刀,调整好转速和进给量,开始一刀一刀地修整。
每一刀下去,钢屑都是细细的银丝状,这说明切削参数控制得非常好。表面光洁度也很高,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特有的光泽。
“这手法...“老张忍不住走近了些,“进刀很稳啊。“
“是啊,看起来有点门道。“老王也承认。
最关键的时刻到了,郑昊拿出游标卡尺,开始测量内圈的外径。
“49.98毫米。“郑昊报出数字。
“什么?“老张惊呼,“再量一遍!“
郑昊重新测量,结果一样:“49.98毫米,误差在2丝以内。“
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2丝的精度,这已经接近专业轴承厂的水平了,用这种老式车床能做到这个精度,简直不可思议。
“不可能!“刘大壮脸色难看,“肯定是卡尺有问题。“
“老王,你的卡尺借我用用。“老张主动要求重新测量。
结果还是一样,49.98毫米,精度完全符合要求。
“这...这怎么可能?“老王结结巴巴,“用这台老车床,能做到这个精度?“
苏雨晴看着郑昊,眼神彻底变了。她原本以为郑昊只是会修修农村的破机器,没想到他的技术水平竟然这么高。
但是很快,她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即使技术再好,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稳定收入,前途还是有限的。
郑昊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讶,继续制作外圈。外圈的加工相对简单一些,主要是内径的精度要求。
一个小时后,外圈也加工完成。
“太厉害了!“小李兴奋地直拍手,“郑师傅,你这手艺真是绝了!“
刘大壮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原本想看郑昊的笑话,没想到反而被打脸了。
赵副厂长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郑师傅,你这手艺简直是神了!这要是在我们厂里干,那得是七级技工的水平啊!“
七级技工!在场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在这个年代,七级技工已经近乎是技术工人的最高等级。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