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确实是行得通的。“老赵推了推眼镜,停顿了一下,“但是...“
“但是什么?“王家祥急切地问。
赵顺摇摇头:“我觉得你们想得太简单了。蔬菜大棚哪有那么容易搞?就算真的搞成了,又有什么用?“
“咋没用?“李大伟不服气,“刚才不是说得挺好的吗?“
“好什么好?“赵顺冷笑一声,“你们想想,就算冬天能种出菜来,能种多少?能解决多大问题?咱们一个村几百口人,就靠一个大棚?“
这话一出,刚才热烈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老赵,你这话说得...“王家祥有些不高兴。
“我说的是实话!“赵顺打断了他,“还有,塑料薄膜那么贵,谁来出钱?村里有这个钱吗?就算有钱买了薄膜,万一搞砸了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
张国强脸色有些难看:“老赵,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没什么意思,我就是觉得你们太天真了!“赵顺越说越激动,“我们是知青,不是来胡闹的!要是因为咱们的瞎折腾让村里损失了,咱们怎么跟村民交代?“
“谁说是瞎折腾?“陈薇也急了,“人家长春那边不是搞成功了吗?“
“长春是长春,咱们这儿是咱们这!“赵顺声音提高了,“人家有技术人员,有资金支持,咱们有什么?就凭几个知青的一腔热血?“
院子里的气氛变得很紧张,大家都看着老赵,没想到他会这么激烈地反对。
“而且,“老赵继续说道,“就算真的种出菜来了,你们想过销路问题吗?冬天谁会买那么多蔬菜?价格能卖得上去吗?万一卖不出去,烂在手里怎么办?“
“这...“王家祥被问住了。
老赵见状,更加得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们想过政策风险吗?现在这个时候搞这种新花样,万一被人举报说是搞走资主义那套,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这话说得很重,院子里安静了下来。确实,在这个敏感的年代,任何超出常规的做法都可能招来麻烦。
“老赵说得有道理。“一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知青张斌开口了,“咱们确实得谨慎一些。“
“就是,万一出了事,咱们这些知青首当其冲。“另一个知青也附和道。
郑昊一直在听,这时候开口了:“赵顺说的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不是不能解决。“
“你能解决?“老赵冷笑,“塑料薄膜的钱你出?销路你来找?出了问题责任你来担?“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考虑。“郑昊平静地说。
“你?“赵顺瞪大了眼睛,“郑师傅,你可别开玩笑,我们知道你之前在红星机械厂干过,但还不是回来了么,你能有多少钱?能承担多大责任?“
这话说得很刺耳,其他知青都皱起了眉头。
“老赵,你说话注意点!“王家祥不高兴了,“人家郑师傅的本事你又不是没见过!“
“本事是一回事,搞农业实验是另一回事!“赵顺固执地说,“我就是觉得这事太冒险了。万一失败了,不光是经济损失,其他影响更严重!“
“你就这么不相信吗?“张国强有些愤怒,“什么事都不试,那还谈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