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三章 用数据说话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接下来的三天,郑昊几乎没有离开过招待所。他把房间变成了一个临时的技术研究室,桌上摆满了纸张、图表和各种计算草稿。

    王厂长很支持郑昊,按郑昊的请求特意从厂里的技术资料室借来了一些农业和气象方面的资料。张科长也帮忙从气象站找来了当地近几年的气候数据。

    “郑师傅,你这是在搞什么?“张科长看着满桌子的资料,“比我们设计机器还要复杂。“

    “没办法,他们质疑的每一个问题,我都得用数据来回答。“郑昊头也不抬地说着,手里的笔不停地计算着什么。

    郑昊重新设计了大棚的保温系统。原来简单的竹架结构被改进为双层薄膜设计,中间留有空气层增强保温效果。他还设计了简易的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

    最复杂的是温度计算。郑昊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逐月分析了冬季的日照时间、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然后计算大棚内的温度变化曲线。

    “这个计算太复杂了。“郑昊皱着眉头,“得考虑太阳辐射角度、薄膜透光率、土壤蓄热能力...“

    前世的知识在这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他前世并没有专门研究过农业系统,但基本的物理原理是一样的。

    而且前世这时十年后,大棚推广时,他也参加过相关部件的制作,这这样凭借着前世积累经验,郑昊一步步推演出温度预测。

    第二天,王厂长来看郑昊的进展。

    “怎么样?有把握吗?“王厂长关心地问。

    “基本上没问题。“郑昊指着桌上的图表,“我重新计算了温度数据,即使在最冷的时候,大棚内的温度也能保持在5度以上。“

    “真的?“王厂长有些惊讶,“那不是比他们预期的要好?“

    “关键是设计。“郑昊解释道,“我改进了保温结构,还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辅助保温措施。“

    “什么措施?“

    “夜间在大棚内放几个装热水的大缸,利用热水散热来提高夜间温度。“郑昊挠挠头,烧煤效果更好,不过太难推进,“这个办法简单有效,成本也不高。“

    王厂长听了连连点头:“这个想法不错。那种植品种的问题呢?“

    “我重新选择了适合低温的品种。“郑昊拿出另一张表格,“萝卜选择冬萝卜,黄瓜暂时不种,改种菠菜和韭菜。“

    “为什么改种这些?“

    “菠菜和韭菜都比较耐寒,而且生长期短,风险相对较小。“郑昊解释,“等第一茬试验成功了,再考虑种植要求更高的蔬菜。“

    第三天上午,郑昊终于完成了全部的技术方案。厚厚的一摞纸,包括设计图纸、数据计算、种植计划、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

    下午三点,郑昊在王厂长的带领下,再次来到市农林局。这次不光是李德华和张德全,还来了另外两个技术人员。

    “小郑,方案准备好了?“李德华开门见山地问。

    “准备好了。“郑昊把厚厚的方案放在桌上,“请各位领导审阅。“

    张德全拿起方案翻了翻,眉头先是皱起,然后慢慢舒展开来。

    “这个方案做得很详细啊。“张德全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