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五十章 项目完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郑昊心中计算了一下,自己还剩一百多块钱,可以再买点东西。

    “洋烟是什么?“他好奇地问道。

    一个老头儿从包里拿出几包香烟:万宝路、希尔顿、555,都是外国牌子。

    “万宝路,五块钱一包。“老头儿介绍道,“这可是美国货,味道纯正,比咱们的牡丹、中华强多了。“

    郑昊虽然不怎么抽烟,但也知道这些洋烟的珍贵。买几包留着,到时候让老爹开开眼。

    “给我来两包万宝路。“

    “好嘞!“老头儿高兴地包好香烟递给郑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几个黑市商贩立刻警觉起来,迅速收起商品,准备散开。

    “有人来了,快走!“老齐低声提醒。

    众人立刻作鸟兽散,眨眼间就消失在树丛中。郑昊也赶紧装作游客的样子,假装在欣赏风景。

    过了一会儿,几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似乎在巡查什么。他们看了看郑昊,没有发现异常,就继续往前走了。

    等工作人员走远了,老齐又从树丛中冒出来。

    “小伙子,胆子不错,没慌。“他赞许地点点头,“以后还想买什么,可以继续来找我。每个周日下午,我都在这里。“

    “好的,谢谢老齐。“郑昊客气地说道。

    “不过记住,“老齐叮嘱道,“这事儿千万不能跟外人说。特别是不能让那些穿制服的知道,明白吗?“

    “明白。“郑昊点点头。

    离开天坛公园的时候,郑昊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为买到了心仪的钢笔和手表而高兴;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自己踏进了一个灰色地带。

    这个时代的黑市,虽然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那些在正规渠道买不到的商品,在这里都能找到,只要你有钱。

    回到四合院,郑昊把新买的钢笔拿出来,在纸上写了几行字。果然,比之前用的钢笔好太多了。

    他又看了看手腕上的精工手表,精致的表盘在夕阳下闪闪发光。这块表不仅实用,也是身份的象征。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雏形吧。“郑昊心中想道。

    虽然这个时代还是计划经济占主导,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已经在悄悄地推动着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许微不足道,但却预示着未来的方向。

    夜幕降临,四合院里灯火通明。郑昊用新买的派克笔继续翻译德文资料,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1971年12月15日,北京的冬天已经很冷了,但青华园815项目基地里却热火朝天。

    巨大的厂房内,一台崭新的数控铣床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这台机床外观看起来和普通铣床没什么区别,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的控制部分完全不同——没有传统的手摇轮和刻度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装满电子元件的控制柜。

    “X轴进给速度正常,Y轴定位精度误差在0.01毫米以内。“孙宇在控制台前大声报告着测试数据。

    “Z轴插补运算正确,轨迹控制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