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村民的感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nbsp;   在饲料生产车间,郑昊看到了一套相当规范的生产流程。原料分类存放,按比例配制,经过粉碎、混合、发酵等工序,最后制成成品饲料。整个过程井井有条,完全不像是农村的作坊生产。

    “这套流程是谁设计的?“郑昊问道,这比他当时留下的更加流畅。

    “主要是老赵和刘技术员一起完善的,“李大壮回答,“老赵有想法,刘技术员有专业知识,两人配合得很好。他们把你之前讲的那些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标准,设计出了这套生产工艺。现在我们生产的饲料,质量稳定,营养全面!“

    刘明华谦虚地说:“主要还是郑昊同志当初的技术指导到位。我们只是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郑昊看向赵顺,眼中满是赞赏。这个原本有些清高的上海知青,经过几个月的磨练,不仅完全融入了农村生活,还展现出了出色的实干能力。

    “老赵,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郑昊由衷地说道。

    赵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还是要感谢你当初的指导。要不是你提供了正确的技术路线,我们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

    “对了,“刘明华突然想起什么,“昊子,你知道现在咱们这里在县里、市里有多出名吗?“

    “怎么说?“

    “县里已经把这里定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点了!“刘明华兴奋地说,“不光是咱们县,市里的农业局也把这里作为重点推广项目。我这次驻点,就是要总结经验,准备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李大壮在一旁补充道:“市里的王副市长都来过两次了,每次都要详细了解技术细节和经济效益。他说要把我们这里的经验写成报告,上报给省里。“

    参观完生产基地,郑昊跟着赵顺来到知青点。

    知青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简陋的宿舍经过修缮,看起来舒适多了。院子里还新建了一个小型图书室和活动室。

    “张国强他们呢?“郑昊问道。

    “张国强和王家祥去县里给其他村里的知青培训去了。“赵顺介绍道,“咱们这里的成功经验,让他们都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那你呢?有什么打算?“

    赵顺想了想:“我准备继续留在这里。说实话,经过这几个月的实践,我发现自己还挺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这里的事业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在想,能不能进一步扩大规模,不仅做饲料,还可以搞食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什么的。咱们有技术优势,又有市场基础,应该大有可为。“

    郑昊点点头,对赵顺的想法很赞赏。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思路。

    “不过,要想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赵顺有些期待地看着郑昊,“你现在在北京那边,接触的技术信息肯定比我们多。如果能继续给我们一些指导,那就太好了。“

    “当然没问题,“郑昊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会把我了解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经验整理出来,给你们做参考。“

    两人正聊着,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郑昊回来了!郑昊回来了!“

    很快,知青点的院子里就聚集了一大群村民。男女老少都有,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