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下,不堪一击。
渡河之后,斥候来报,阿鲁台与本雅失里的大营就在三十里外!
“好!”铁铉精神一振,“传令,追击!但记住,保持阵型,不可冒进!”
接下来的几天,变成了诡异的追逐战。
明军前锋数次与鞑靼主力前哨接战,每次交锋,鞑靼骑兵都是稍触即退,?下些破烂营帐和少量辎重,仿佛不堪一击。
“大将军,鞑子这是怕了!”一名年轻干户兴奋道。
铁铉却面色凝重,摇头道:“非是惧怕,此乃疲敌之计。彼欲使我军骄狂,不断追击,耗尽锐气与粮草,再伺机反击。
他回想起皇帝战前的叮嘱:“阿鲁台善用骑射游击,切不可因小胜而轻敌。”
于是,明军虽然追击,却始终保持着严密的行军阵列,骑兵、步兵、车营相互策应,每到一处利于防守之地便扎下坚固营寨,绝不贪功冒进。
阿鲁台见明军并未如预想中那样散乱疲惫,反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心中不免焦躁。
尤其是那支孤军深入的前锋,装备精良,纪律严明,像根钉子楔在自己腹地。
“明军主力行动缓慢,若能先吃掉这支前锋,必能重挫其锐气!”阿鲁台与本雅失里商议后,决定不再等待。
这一日,铁铉军行至一处开阔的河谷地带。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地平线上涌现出无数黑点,如同潮水般涌来......
鞑靼主力终于出现了!
他们选择了这片利于骑兵冲锋的地形,意图一举围歼这支“孤军”。
“结阵!防御!”铁铉一声令下,训练有素的明军迅速行动。
车营在外构成屏障,火枪兵依托车辆、地形,分成三排,严阵以待。骑兵则护住两翼。
鞑靼骑兵呼啸而来,万马奔腾的气势足以让任何对手胆寒。
他们挥舞着弯刀,发出慑人的嚎叫,距离越来越近......
三百步,两百步,一百五十步!
“第一排,瞄准!”军官口令声响起。
“放!”
“砰!砰!砰!”
震耳欲聋的枪声骤然爆发,白色的硝烟弥漫开来。
冲在最前面的鞑靼骑兵如同撞上一堵无形的墙壁,人仰马翻,惨叫声顿时压过了冲锋的呼号!
“第二排,放!”
“第三排,放!”
轮番射击,弹雨如注!
新式步枪的射程、精度和射速,远非旧式火铳可比。
鞑靼骑兵传统的冲锋战术在密集的弹雨下显得苍白无力。
“火炮!轰击其后续集群!”铁铉再次下令。
隐藏在阵后的轻型野战炮发出怒吼,实心弹和霰弹划破空气,落入鞑靼骑兵密集的区域,造成更大的混乱和杀伤。
阿鲁台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如此猛烈而持续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