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铺轨至徐州!江北段亦在加紧施工。预计最迟明年此时,南北铁路大动脉即可全线贯通!届时,从应天至北平,陆路行程可缩短至三
日之内!”
“三日!”勋贵中有人发出低呼。
以往从南京到北京,即便是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也需旬日之久。
三日抵达,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速度。
苏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长江大桥与南北铁路,是他构建大明立体交通网络的核心工程。
它们的顺利推进,标志着大明的基础建设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这一切,仅仅是冰山一角。
离开长江大桥,皇帝驾并未直接回宫,而是转向了城外新兴的工业区。
在这里,景象更为震撼。
高耸入云的烟囱冒着白色的蒸汽,巨大的厂房连绵不绝。
龙江钢铁厂的三号高炉正在出铁,炽热的铁水如同金色的瀑布,奔流而出,映红了半边天。
在隶属于“大明重工总局”的机械制造局内,皇帝与大臣们看到了更加精细的景象。
一台台利用水利、蒸汽或内燃机驱动的“机床”………………
包括简易的车床、铣床、钻床,正在工匠的操作下,精准地加工着金属零件。
这些零件,小至枪械的撞针,大至内燃机的曲轴,其精度和效率,远非手工捶打所能比拟。
天工院的一位年轻官员,指着一台正在试验的、发出“嗡嗡”声的机器介绍道:“陛下,此乃依据您提点的‘电磁感应原理,试制的发电机原型!虽尚不完善,但已能稳定产生电流!旁边那亮着的灯丝,便是用电来点亮的“电
灯‘!”
尽管那灯丝的光芒还显得有些昏暗和不稳定,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全新的“电气时代”,已经在地平线上露出了曙光!
苏宁对随行的官员和工匠们说道:“诸位看到了吗?钢铁是骨骼,铁路与公路是血脉,而这些机械,这电力,便是让大明这具躯体活动起来,强健起来的肌肉与神经!我们不再需要像前人那样,在黑暗中摸索数百年。朕指出
了方向,而你们,用你们的智慧与汗水,将方向变成了现实!跳过那冗长的摸索期,直接攀登工业之巅峰,此乃我大明之幸,华夏之幸!”
他环视这片生机勃勃的工业区,声音铿锵有力:“继续下去!扩大钢铁产量,改进机床精度,完善发电技术!让机器的轰鸣声响彻大明的每一个行省,让电灯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城镇的夜晚!我们要建的,是一个前无古人,也
必将后无来者的??工业大明!”
皇帝的话语,如同战鼓擂响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群臣与工匠们激动不已,他们知道,自己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
长江大桥的通车,如同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正式宣告了大明工业力量的成熟。
接下来,便是这股力量全面爆发,彻底改变这个古老帝国面貌的时刻。
铁路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