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云低垂,如同一口巨大的玄铁鼎倒扣在龙王镇上空,将集市压得喘不过气。
那云层厚重得仿佛能拧出黑水,边缘处偶尔裂开一道缝隙,漏下几缕惨淡的天光,却转瞬被更浓的阴霾吞噬。
整个镇子像被罩在密不透风的铁笼里,连空气都带着铁锈般的涩味,让人胸口发闷。
百年老槐树上的乌鸦突然集体振翅,黑压压的羽翼遮蔽半片天空,惊得案板上未及清理的血渍泛起涟漪,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老槐树的枝干粗壮如虬龙,皲裂的树皮里藏着数不清的虫洞,乌鸦栖息的枝桠被压得微微弯曲。
它们振翅的声响如同破布撕裂,翅尖扫过树叶的“哗啦”声里,混着几声嘶哑的啼叫,像是在为某种不祥之事唱和。
案板上的血渍本已凝固成暗褐色,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震得微微颤动,边缘的血痂簌簌剥落,在木案上晕开细小的红圈,宛如某种神秘的符咒。
周八两蹲在油腻的木凳上,烟袋锅重重磕在青砖,迸出的火星坠入干涸的血痕,瞬间熄灭。
木凳的四条腿长短不一,垫着半块青砖才勉强平稳,凳面的油腻是几十年积下的油垢,黑亮得能照见人影。
他磕烟袋的动作又狠又急,黄铜烟锅与青砖碰撞出“当当”脆响,火星窜起半寸高,落在血痕里的刹那便没了声息,只留下一点焦黑的印记,像被掐灭的希望。
“听说你在商会碰了壁?”
他眯起三角眼,黄铜烟锅映出眼底的讥讽,“连个杀猪的门道都没摸透,还想在商会混?汪二爷,你这'破喉诛心秒杀术',怕不是学歪了?”
他的三角眼眯成两条细缝,眼白里布满血丝,说话时嘴角撇向一边,烟锅上的烟灰簌簌落在衣襟上,他却浑然不觉。
每一个字都像淬了冰,裹着几十年混集市的世故与刻薄,仿佛笃定汪二爷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
邻摊传来剁肉的闷响,混着远处钟楼沉闷的报时声,在凝滞的空气中回荡,更添了几分压抑的氛围。
剁肉声来自王屠户的摊位,那汉子总是用蛮力砍骨头,每一刀都“咚咚”砸在木案上,震得挂在旁的铁钩都跟着摇晃。
钟楼的报时声更是迟缓,“咚——咚——”每一声都像敲在人心上,把这午后的死寂拉得更长,让周八两的讥讽显得愈发刺耳。
汪二爷擦拭剔骨刀的动作戛然而止,刀刃与粗麻布摩擦出刺耳声响。
粗麻布是用麻绳织就的,经纬间还沾着细碎的肉末,刀刃划过的“刺啦”声尖锐得像指甲刮过石板,瞬间刺破了周遭的沉闷。
他握着刀柄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却没抬头看周八两,目光落在刀锋上那一点寒光里。
夕阳透过云层缝隙,在刀锋上折射出冷芒,与他骤然收紧的指节相映成辉。
云层的缝隙忽开忽合,那道冷芒也随之明灭,像跳动的星火。
他的指节本就因常年握刀布满老茧,此刻收紧时,茧子与刀柄摩擦出细微的声响,仿佛与刀锋的寒光达成某种默契,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张力。
这一刻,时光仿佛倒转,他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改变命运的雨夜——
三年前,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石板路上,溅起半人高的水花。
雨点密集得像无数根银针,从天际扎向地面,砸在青石板上的力道能震得人脚底板发麻。
水花溅起时混着泥点,把街道染成斑驳的褐色,连最坚硬的青石板都像是要被砸出坑来。
汪二爷举着的油灯在狂风中摇曳,昏黄的光晕在关帝庙斑驳的飞檐下忽明忽暗。
油灯的玻璃罩早已布满裂纹,灯芯被风吹得忽长忽短,光晕在飞檐的龙纹上晃动,那些雕刻的龙鳞仿佛活了过来,在光影里伸缩起伏。
关帝庙的飞檐翘角上还挂着去年庙会残留的红绸,被雨水泡得发黑,在风中无力地摆动,像垂死者的衣袖。
炸雷劈开夜幕的刹那,他瞥见香案下的青砖缝隙里,渗出暗红液体,在积水里晕染开,宛如鲜血。
炸雷的光芒惨白如骨,瞬间照亮了整个关帝庙,香案上的关羽塑像眼神陡然变得锐利,仿佛要从神龛上走下来。
那暗红液体在积水里扩散的速度极快,边缘带着诡异的波纹,不像寻常血水那般浑浊,反而透着一种玉石般的温润,在惨白的雷光里泛着幽光。
这个发现让他心头一震,龙王镇自古相传,关帝庙镇压着三国时期战死的英灵,而关羽与张飞、刘备桃园结义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