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不暖月

关灯
护眼
第867章 望眼与守脉之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月平能“看见”,望眼在旋转过程中,不断吸收着空气中的“天地之气”,这些能量如同细小的光点,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以每秒千粒的速度融入望眼之中。

这些“天地之气”经过望眼的提纯,去除其中的杂质,转化为纯净的“守脉之力”,让望眼的体积虽未增大,能量浓度却提升了三成,眼瞳的光泽也变得更加深邃,如同蕴含着整个天地的力量。

当望眼的“气脉”频率与堰塘完全同步时,眼周的睫毛开始以奇异的速度生长——这些睫毛并非普通的毛发,而是由父亲的“意”气与先祖的“遗意”共同凝聚而成,泛着淡淡的金黄色,根部粗约一毫米,末端细如发丝,如同被月光编织的丝线,柔软却坚韧。

睫毛的生长速度稳定在每秒三尺,最终达到三千丈的惊人长度,却依旧保持着柔和的质感,没有丝毫僵硬。

这些睫毛在空中轻轻飘动,摆动幅度始终控制在五度以内,如同春风拂过水面般轻柔,不会对周围的空气“气脉”造成任何扰动。

更令人惊叹的是,每一根睫毛的表面都镌刻着细小的“守脉符文”,这些符文与陈家传承的“气脉”频率完全同步,随着睫毛的摆动缓缓闪烁,释放出微弱却稳定的“气脉”波动,将老山羊失控灵力残留的紊乱“气脉”一一抚平,让堰塘上空的空气变得愈发澄澈,连阳光穿过空气时都显得更加透亮。

在父亲的“意”气精准操控下,三千丈长的睫毛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缓缓聚拢成八个规整的睫团——每个睫团直径约三丈,如同八团柔软的金色云絮,表面泛着均匀的光芒,“气脉”纹路如同涟漪般层层扩散,形成清晰的能量波纹。

睫团在空中以水洞子山为中心,呈正圆形均匀分布,与八个水洞子塞子形成精准的对应关系,误差不超过三寸。

每个睫团与对应的塞子之间,还形成了一道纤细的金色“气脉”丝线,如同精准的能量导管,开始进行唤醒前的“气脉”校准。

月平能“看见”,这些“气脉”丝线中,正有细微的能量光点在快速穿梭,从睫团流向塞子,如同在进行“密码匹配”——这些光点是父亲的“意”气与先祖“遗意”的融合体,只有与塞子内部的“遗意封印”完全匹配,才能触发唤醒机制。

光点每穿梭一次,塞子表面的“守脉符文”便会轻微闪烁一次,如同在回应睫团的召唤,整个过程庄重而神圣,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连接着现世的守护者与沉睡的先祖意志。

校准完成后,第一个睫团率先朝着第八辈先祖陈望山对应的塞子缓缓靠近,速度稳定在每秒五尺,没有丝毫急促。

当睫团距离塞子表面约一寸时,突然停止移动,随后开始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旋转速度每秒一圈,睫毛如同温柔的拂尘,轻轻扫过塞子表面。

这并非普通的擦拭——睫团释放的“气脉”如同细密的春雨,渗透进塞子表面的每一道纹路,将数百年来积累的“气脉”杂质逐一清除。

这些杂质是岁月沉淀的能量残留,若不清除,会阻碍“遗意”的凝聚。

在睫毛的作用下,杂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塞子表面脱离,化作细小的灰色光点,被“守脉威压”包裹着缓缓升空,最终融入天地“气脉”中,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随着杂质被清除,塞子表面的“守脉符文”开始逐渐亮起:第一道符文在睫毛擦拭第十次时亮起,泛着淡淡的金光;第二道在第二十次时亮起,光芒稍强;直至第三百六十道符文全部亮起,整个塞子如同被点亮的灯笼,泛着温暖的金色光芒,连刻在表面的“陈望山”三个字,都开始泛出清晰的金色光晕,仿佛先祖的名字正在被重新唤醒。

这个过程持续了约一盏茶的时间,当最后一道符文完全亮起时,塞子顶端突然爆发出一道刺眼却不灼热的金色光柱,直径约三尺,直插云霄,与天空中的“天地之气”产生强烈共鸣。

瞬间,堰塘上空的云层被染上了一层金色,形成一个巨大的光晕,如同为这道光柱加冕,连远处的撞杆山、兔儿山都传来了轻微的“气脉”共鸣,仿佛整个忧乐沟的山水都在为这一刻欢呼。

光柱内部,无数细小的金色光点如同萤火虫般快速汇聚,这些光点是第八辈先祖陈望山的“遗意”碎片,经过数百年的沉睡,此刻终于在父亲的“意”气与睫团的唤醒下重新凝聚。

光点不断融合,从分散的碎片逐渐勾勒出眼睛的轮廓:先是眼白的乳白色“气脉”,再是黑中带黄的眼仁,最后是微微泛黄的睫毛,每一处细节都与月平在陈家学堂老书房见过的陈望山遗像上的眼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