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玉箫英雄传

关灯
护眼
第九十九章 假投诚赚传国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词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斗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编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

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残月如钩,高悬古道。

驿站孤灯在朔风中明灭不定,将斑驳的墙影拉得忽长忽短。三更梆子声刚过,一缕琴音破空而来,如寒泉漱石,幽幽咽咽。

少冲收到信王密函,函中言道阉党势力日渐昌炽,恐防有变,要他即日进京,协力铲除阉党。即日与公主连骑北上。是夜投宿在一个荒凉的古道驿站,本在榻上辗转,闻声而起,披衣推门。但见月光如练,铺洒在荒芜官道上,北风卷着枯叶在空际打着旋儿。那琴声时而铿锵如铁马踏冰,时而苍凉似故国残阳,每个音符都带着说不尽的黍离之悲。

他闭目凝神,灵觉随琴音蔓延,数十丈外,一个青衫文士独坐断碑前抚琴的身影渐渐清晰。

少冲嘴角微扬,已知抚琴者何人。当即纵身掠上老槐枝头,自怀中取出玄女赤玉箫。箫声初起时细若游丝,如春蚕吐茧,绵绵不绝地缠绕着悲怆的琴音,似知己轻拍故人肩头。渐渐地,箫声转亮,宛若云开月明,将琴声中的愁苦一层层化开。

这时,另一个琴声自东南角幽幽响起,清越如泉,似在二者之间婉转调停。先前的琴声受此感染,也渐渐转悲为喜,与箫声一唱一和,宛若久别重逢的故人执手言欢。

曲未终,朗笑声已破空传来:“他乡遇故知,幸何如之!何不过来一晤?“

残月西斜,将四道身影拉成长长的墨影。庄铮与蔡邑并肩坐在残碑之上,乱发在夜风中狂舞,宛若两尊遗世独立的石像。担担和尚垂手侍立一旁,黄眉下的双目在月色中精光闪动。

少冲整衣上前,郑重一揖:“担担大师、庄大哥、蔡大哥,不想能在此重逢。自别后,常以为今生再难聚首。“

庄铮抚琴不语,目光如电:“靖兄弟当真要助信王剿灭阉党,挽大明将倾?可知天意昭昭:'大明气数将尽,清室当兴'。关外铁骑不日便要踏破山河,此乃天命,人力岂可违逆?“

少冲昂首应道:“小弟只信一个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天命虽难测,人心却可恃。纵是螳臂当车,也要试上一试。“

庄铮捻须长叹:“你生性热血,与我等虽气味相投,终究殊途。唯有一言相赠:凡事当适可而止,功成务须抽身。切莫贪恋权位,误了卿卿性命。“他遥望京师方向,语转沉痛,“这浊世虽不容我辈,然阉宦当道,黎民倒悬,又岂有真正的世外桃源?“

蔡邑轻抚琴弦,发出清越之音:“这些年来,我与你庄大哥寄情山水,醉心丝竹,本以为可超然物外。奈何魏阉祸国,荼毒苍生,眼看就要天下大乱。朱明江山虽与我等无干,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少冲喜道:“小弟早知两位兄长心系苍生,绝不会真正遁世。“

蔡邑却摇头轻笑:“老夫这把老骨头,还要留着遍历名山大川。济世救民的重任,终要落在你这样的少年英杰肩上。“他起身整衣,“今夜偶遇,言尽于此。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少冲取出玄女赤玉箫双手奉上:“不知何日再能重逢,此箫赠予二位兄长,权作纪念。“

蔡邑瞥了眼月下流光溢彩的玉箫,淡然道:“'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此等神器,非我辈所能消受。何况昔有弄玉吹箫引凤,成就神仙眷侣。“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少冲,“岳兄弟得配天潢,可喜可贺。“

少冲知他暗指与晋宁公主之事,虽无讥讽之意,仍觉惭愧。

庄铮朗声大笑:“'帝子吹箫上翠微,秋风一曲凤凰归'。于我却是'玉箫声断、秦娥自去凤楼空'。妙哉!妙哉!“

笑声中,二人携手踏月而去,身影渐隐于晨雾,唯有余音在林间久久回荡。

少冲转向尚未离去的担担和尚:“自王屋山一别,大师一向可好?“

担担和尚合十道:“出家人心如止水,无所谓好与不好。贫僧此来,是要告知一桩隐秘,相求一事。“

少冲见他神色凝重,知非同小可,肃然道:“大师但说无妨,弟子定当竭尽全力。“

担担和尚仰望残月,声音忽然变得悠远:“这个秘密在贫僧心中埋藏多年。我本是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先祖乃孛儿只斤氏义亲王,归化中原后改姓苏。苏、赵两家世代守护传国玉玺,到了贫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