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
)
张大爷(回头望了望胡同口的树桩):“等我回来,咱把那籽种上。”
傻柱:“您放心去,树桩我给您看着,等您带着远娃回来,保证土都给您松好了。”
(火车开动时,张大爷隔着窗户挥手,手里还捏着那张泛黄的老照片。
周阳坐在旁边,给他讲手机怎么视频通话,说等见了远娃,让他跟院里的人都唠唠。
)
(院里的日子还照样过,只是每天傍晚,大伙都爱往张大爷家瞅,盼着能传来点消息。
许大茂天天捧着手机刷新,说远娃的五金店找到了,网友去拍了视频,店里摆着个旧鸟笼,说是年轻时从北京带来的。
)
槐花:“那鸟笼是不是当年他掏的那个?”
傻柱:“准是!
这小子,看着粗枝大叶,心细着呢。”
(第五天下午,周阳突然打回电话,声音里带着笑。
)
周阳:“我们见着远娃了!
他看见张大爷,扑通就跪下了,哭得跟个孩子似的。
他说当年在深圳遇着难处,没脸回来,后来娶了媳妇生了娃,就更不敢说了。”
张奶奶:“那他跟您回来不?”
周阳:“回!
他关了店,说啥都得跟张大爷回家。
我们买了后天的票,到时候给你们个惊喜。”
(挂了电话,院里跟炸了锅似的。
傻柱跑去买了挂鞭炮,三大爷开始盘算接风宴做啥菜,张奶奶把远娃小时候住的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槐花在树桩旁边挖了个小坑,等着种槐树种籽。
)
(后天中午,火车到站,傻柱骑着三轮车去接人,远远就看见张大爷和一个中年男人并排走,两人手挽着手,亲得跟一个人似的。
那男人看见傻柱,突然加快脚步,眼里闪着光。
)
远娃:“是傻柱哥不?我是远娃!”
傻柱(扔下三轮车就扑过去):“你小子!
可算回来了!”
(到了胡同口,远娃看着倒下的老槐树,突然蹲下来,摸着树桩上的“根在这”
剪纸,眼泪掉了下来。
)
远娃:“这树……我走那年夏天,它还结了满树槐花,我娘用它蒸菜窝窝,香得很。”
张大爷:“咱把那籽种上,让它接着长。”
(院里的人早就等在门口,三大爷端着茶壶,张奶奶手里攥着糖饼,槐花举着刚摘的野菊花。
)
远娃(挨个鞠躬):“三大爷,张奶奶,这些年辛苦你们照顾我爹了……”
三大爷(抹了把脸):“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快进屋,我给你泡了新茶。”
(接风宴上,远娃喝了不少酒,红着脸说当年的事。
说他在深圳摆地摊被城管追,躲在桥洞下啃干馒头;说他开五金店第一天,挣了五块钱,攥在手里哭了半夜;说他总梦见院里的老槐树,一闭眼就能闻见槐花香味。
)
张奶奶(给他夹菜):“别说了,都过去了。
以后就在家待着,啥也不用干,院里人帮衬着,饿不着。”
远娃(从包里掏出个红布包):“我带了点东西。
这是给槐花的,深圳的糖,比驴打滚还甜;这是给周阳的,扳手,进口的,修自行车好用;这是给傻柱哥的,好酒,比二锅头烈……”
(最后,他拿出个铁皮小盒,打开一看,是满满一盒槐树种籽。
)
远娃:“我每年都去深圳的槐树下捡籽,想着总有一天能回来种。
现在好了,咱爷俩一起种。”
(第二天一早,院里的人都来帮忙。
张大爷和远娃蹲在树桩旁边,小心翼翼地把那颗三十多年的老籽埋进去,周围撒上远娃带回来的新籽。
槐花端着水瓢,轻轻浇了点水。
)
远娃:“爹,您说它们能芽不?”
张大爷(拍着他的背):“能!
咱这土好,水好,人心更好,啥种下去都能活。”
傻柱(扛着铁锹):“等了芽,我给它们搭个棚子,夏天挡太阳,冬天挡风雪,跟当年那棵老槐树一样。”
三大爷(掏出他的“农耕秘籍”
):“我得记上,今天是惊蛰,种槐树最好的日子。
等长到一人高,我给它们修枝,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