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券”。
八十元起跳,配合寺内各路“高僧大德”的强行结缘、天价香火、算命卜卦、二维码功德箱的精准收割。
没有两三百元休想从清净佛门囫囵出来!
清凉寺早就成了东山乃至周边闻名的销金窟。
有人揉揉眼睛,生怕看错了数字,或者这只是某种促销套路的开始。
但售票处窗口里的工作人员,神情平静地重复:“三十五元,请扫码或现金。”
没有其他附加解释,也没有堆满窗口的价目复杂的导览图册。
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情扫码付款,跨过重新砌整的高高门槛。
步入寺内那一刻,更大的惊愕如潮水般涌来,冲刷着每一位香客游客尘封已久的认知。
喧天的叫卖声呢?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眼神精明似鹰隼、攥着各种“开光法器”追着你要“结善缘”的“僧人”呢?
不见了!统统消失了!
寺内的空气是前所未有的澄澈凉爽,带着松柏的清香和一点若有若无的香烛烟火气。
几个身着朴素灰色僧衣的和尚,身影飘忽在殿堂之间默默洒扫。
或者为殿堂内重新换上新油的灯盏添油。
他们步履沉稳,目不斜视,对身边穿过的游客视若无睹。
那份专注仿佛只凝注在手中的扫帚和净布上。
更奇的是,天王殿前廊下,一长溜简陋却干净的松木条案上,整齐码放着粗如小儿手臂的线香。
旁边竖着一个小木牌:“自取三支敬心,福慧双修”。
无需任何“捐献”,随便拿!
案前两只硕大的半人高铜香炉里,缕缕青烟袅袅升起,弥漫开去。
旁边本该挂着亮眼二维码功德箱的地方,空荡荡的。
只剩下墙砖上一点陈年的胶印痕迹。
“我的天……”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呼,“真不收钱?”
“香真的可以白拿?”一个中年妇女反复确认那木牌,小心翼翼地拿起三支,像捧着什么不敢置信的珍宝。
……
一个带团的导游显然更懂行,对着身后同样震惊的游客小声解释:“看到没?这才是正经古刹的样子!清净!”
“刚看了导航图,免费的茶水点就在后面斋堂,听说还管一顿素斋午饭!”
他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这趟……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