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有人拿了豆干仔细品尝。
老僧耐心地一一作答,眉目间是深山林野滋养出的平和与慈悲。
夕阳的余晖开始给山峦镶上金边时,游客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归途。
他们手中的自拍杆不再仅仅记录殿堂佛像,也记录下了那免费的香烛、解渴的酸梅汤、管饱的素斋、农禅田边僧侣递上的带着烟火味的豆干。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久违的惊喜和满足,一种远超仅仅“便宜”带来的兴奋。
那是一种心灵被洗涤过的轻松,一种对纯粹善意的由衷感动。
他们在朋友圈发出惊叹:“清凉寺脱胎换骨了!”
“门票三十五,里面的香火茶水斋饭农副品都免费!”
“良心寺庙!这才是真佛门!”
“东山的净土!”
“大家快去感受一下!感觉整个人都被净化了!”
文字配上精心挑选的图片和视频:金碧辉煌又不失清肃的山门、白送的三支香、免费畅饮的茶棚、大碗的热乎素斋、田间老僧递过来的豆干、还有那片绿意盎然的农禅梯田……
网络时代,消息如同引爆的冲击波。
本地的、周边县市的、甚至几百公里外都市圈的人们,都被“三十五元玩转焕然一新的清凉寺”这个爆炸性信息点轰炸了眼球。
曾经的恶名被颠覆成了至高的赞誉。
清凉寺,一夜之间成了祈福、感受文化净土的网红打卡点。
翌日。
天色刚蒙蒙亮,清凉寺那覆盖着崭新琉璃瓦的山门,就被汹涌的人潮淹没了。
昨夜朋友圈狂刷的信息,直接转化成今日清晨黑压压涌来的现实。
寺门外的山道上,蜿蜒排开的长龙已经甩出去一里多地!
汽车鸣笛声、三轮摩托的突突声、导游拿着喇叭维持秩序的嘶喊声、孩童的哭闹声、兴奋的交谈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震耳欲聋的声浪!
停车场早半小时前就宣告爆满。
后来的车子被迫沿着蜿蜒的山路随意停放,形成了另一道扭曲流动的钢铁长蛇。
售票处那两扇本来崭新铮亮的小窗口,此刻成了这场洪水的泄压口。五
每个窗口后,工作人员的脸都憋得通红,额头上汗水小溪般流淌。
收款机“滴答滴答”的扫码声连成一片急促的乐章,像永不停歇的秒表,疯狂催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一个刚上岗两天的年轻姑娘,手指在键盘上都快擦出火星了,面前递进来的现金几乎堆成了小山,验钞机发出歇斯底里的嗡鸣!
“快点啊!外面等多久了!”
“三十五块给你,赶紧撕票!”
“没现金?前面有牌子写二维码,自己不会扫啊!”
“前面磨蹭什么!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