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立奇功,挫敌锐气,乱其后方。
如今我大军已至,南诏主力退缩僰道。
决战在即,诸位有何破敌良策,尽可畅所欲言!”
性格火爆的陈二牛率先出列,声如洪钟:“大王!
还有什么好说的?山将军他们都能把南诏蛮子打得屁滚尿流,如今我大军云集,兵强马壮,直接压到僰道城下,跟南诏蛮子决一死战!
末将愿为前锋,定斩那会川老贼狗头!”
他这话代表了不少渴望立功的将领的心声,顿时引来一片附和。
但高仁厚却缓缓摇头,出列道:“大王,陈将军勇武可嘉,但臣以为,此刻并非与南诏主力正面决战的最佳时机。”
众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到这位深受李倚信赖的统帅身上。
高仁厚走到悬挂的巨大戎州地图前,手指点向僰道位置,分析道:“诸位请看。
观那会川都督用兵,前期迅猛凌厉,后期见我援军将至,又闻后方起火,便立刻收缩,可见其性格谨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且极其重视后勤补给。
如今,敌军主力约五六万人,猬集于僰道及周边几座城池。
其优势在于兵力仍略多于我军,且据有城防。
但其劣势更为明显:其一,孤军深入,补给线漫长,此前劫掠所得,被山、杨二位将军焚毁不少,如今粮草必然紧张;
其二,战线拉得太长,虽收缩,但戎州虽小,仍有几县,处处需要分兵把守,实则兵力分散;其三,有山、杨这支精锐骑兵在其后方虎视眈眈,如同骨鲠在喉,令其寝食难安。”
他顿了顿,环视帐内众将,语气坚定:“故而,臣以为,敌军此刻最希望的,便是我军急躁冒进,直扑僰道城下,与其进行正面决战。
凭借城防和兵力优势,他们或有一战之力。
但我等,绝不能遂了其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