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关灯
护眼
四百八十五章 南诏入侵24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处死了王枭过后,李倚宣布,即刻起,陵、荣二州所有兵马由他直接统辖,与凤翔军混编整训,准备开赴前线!

原有将领,依能力酌情留用,王枭党羽,严加清查!

在高仁厚和李继昌的协助下,李倚展开了一系列行动。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肃反,对王枭的余党展开了严厉的清查。

同时,凭借着强大的军力威慑,整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抵抗的苗头还未升起就被掐灭。

两万州兵被迅打散重组,剔除老弱,提拔了一些原本受王枭压制但有能力的军官,凤翔军的中下层军官也被充实进去以加强控制。

不过数日,一支面貌一新的四万人的大军,便在李倚的统帅下,离开了旭川县,浩浩荡荡开赴戎州边境。

军容严整,士气高昂,与之前那支萎靡不振的州兵判若两人。

李继昌侥幸保住性命和官职,对李倚更是敬畏有加,不敢再有丝毫异心,一路上尽心尽力协助处理后勤事宜。

李倚骑在马上,望着南方戎州的方向,眼中寒光闪烁。

内患已除,利剑砺成。

接下来,该是找会川都督和那数万南诏大军,清算总账的时候了!

义宾县,这座饱经战火蹂躏的小城,再次迎来了大军。

只是这一次,城头飘扬的不再是南诏的旗帜,而是大唐睦王李倚的帅旗和西川及凤翔军的军旗。

城墙上的血迹尚未完全冲刷干净,残破的垛口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的惨烈。

李倚驻马城外,看着这座几近废墟的空城,脸色阴沉。

探马已经回报,戎州北部除了零星南诏游骑,并未现敌军主力踪迹,显然会川都督已经将力量收缩回了南面的僰道等核心区域。

“龟缩不出?是想凭坚城消耗我军,还是另有图谋?”

李倚喃喃自语,心中那份因山行章、杨儒失联而产生的焦虑并未完全消散。

就在大军井然有序地入驻城内及周边营地完成后,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兵护卫着一名信使,冲破外围警戒,直抵中军大帐之前。

“报——!

大王!

山行章将军、杨儒将军有紧急军情上呈!”

李倚精神一振,立刻召见。

“末将参见大王!”

为者正是山行章与杨儒派回的信使领,一名名叫孙锐的队正。

他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密信,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山将军、杨将军命我星夜兼程,向大王禀报我军近日战果!”

李倚接过密信,迅拆开,与凑近观看的高仁厚一同阅览。

信中将奇袭开边、南溪,焚毁物资,以及奋戎城夜战、阵斩南诏禆将蒙细罗、歼灭其三千骑兵等事,条理清晰地一一陈述。

看着信中描述的一场场险中求胜、酣畅淋漓的战斗,李倚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眼中爆出惊人的神采。

他猛地一拍案几,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好!

好一个山行章!

好一个杨儒!

五千铁骑,竟将南诏后方搅得天翻地覆!

此乃大功一件!”

高仁厚亦是抚掌赞叹,脸上露出由衷的欣慰:“山、杨二位将军真乃胆大心细,用兵如神!

怪不得会川老贼会突然放弃义宾,收缩防线!

他是被这把背后的尖刀捅怕了,不得不回防核心,以免腹背受敌,补给断绝!”

一直以来压在心头关于先锋军下落的巨石终于落地,而且带来的还是如此振奋人心的捷报,这让李倚和高仁厚大喜过望,连日来的焦虑一扫而空。

“传令!

召集众将,升帐议事!”

李倚意气风地下令。

很快,临时帅府内将星云集。

凤翔军系的杨崇本、陈二牛等悍将,以及陵州刺史李继昌、荣州新任刺史邓元明等高级将领悉数到场。

原本有些宽敞的中军大帐顿时显得拥挤起来,空气中弥漫着皮革、铁锈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那是连日行军和肃杀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倚先让孙锐当着众将的面,再次简要陈述了山行章、杨儒部的战绩。

当听到五千骑兵竟取得如此辉煌战果,在座诸将无不面露惊容,随即爆出阵阵喝彩,士气为之大振。

连原本有些忐忑的李继昌,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些,仿佛与有荣焉。

待众人情绪稍平,李倚目光扫过全场,沉声道:“诸位,先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