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眼下战事正酣,骤然换帅或派重臣,确有不妥,恐寒前线将士之心。
不若……暂维持现状,但需加强监察,令睦王务必及时奏报军情,使朝廷洞悉战局。
待南诏平定之后,再行封赏及……核验其行事细节,则恩威并施,两全其美。”
他这话,看似和稀泥,实则给了昭宗一个台阶,也暗示了战后可以追究“程序”
问题,暂时安抚了杨复恭一派,又没有完全否定李倚。
昭宗听着这左右逢源之词,心中更是烦乱。
他知道,再争论下去也不会有结果。
“够了!”
他猛地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西川战事,关乎国体,不容有失。
睦王李倚,既已出兵,朕望其能克敌制胜,扬我国威!
至于其他……容后再议!
退朝!”
说完,他不等众臣反应,拂袖而起,径自转入后殿。
退朝后,昭宗回到内殿,心情依旧难以平静。
张濬的话在他耳边回响,“加强监察”
……没错,他需要一双眼睛,一双牢牢盯着李倚的眼睛。
他沉吟片刻,取过一份空白的密旨,亲自提笔蘸墨,写下了一道命令。
内容是给仍在成都的西川监军使张承业,命其不必再留守成都,即刻起身,火赶往前线戎州,严密监视睦王李倚的一举一动,包括其军事部署、将领任免、与各方往来等所有情况,均需及时密报朝廷!
他要用张承业这把“锁”
,去锁住李倚这头可能脱缰的“猛虎”
。
这道密旨,被以最快的度,由内侍省的心腹秘密送出长安,直驰成都。
一场前线血战的同时,另一场关于权力与猜忌的暗流,也在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