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察觉到不对,主动询问:
“柱子,怎么回事?”
两人急忙走向中院。
进了中院,映入眼帘的是许多熟悉的人,前院住户聚集在此,后院也有不少居民前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易忠嗨夫妻以及贾张氏和秦淮如。
何裕柱一眼看穿了中院的情形,贾张氏正撕心裂肺地哭号,秦淮如的眼眶也已红肿,而棒梗和小当两个孩子似乎还未理解生的事情,只是被奶奶和妈妈不同寻常的模样吓得脸色白,呆立在一旁,不知所措。
"
贾东旭出事了?”
何裕柱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这一点。
此时,中院一片喧哗,不少人围过来安慰贾张氏。
"
大嫂,节哀顺变,别伤了自己的身体。”
“唉,东旭这孩子……真是可惜!”
“淮如快生了,怎么会生这样的事呢。”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传入何裕柱耳中,他大致了解了情况。
看来,贾东旭的命运与原剧中的人物相同,都是因公殉职。
至于具体原因,何裕柱猜测可能是因为贾东旭长期营养不良,身体一直虚弱,在工厂与机器打交道,稍有不慎便可能生意外。
易忠嗨夫妇此刻完全顾不上安慰贾张氏等人。
中院内,原剧中的几个熟人全都聚在一起。
前院的三大爷和后院的二大爷见一大爷的状态不太对劲,便主动承担起维持中院秩序的任务。
许大茂夫妇看到贾家的窘况,只是轻轻皱眉。
许大茂与贾东旭并无深仇,只是贾东旭小时候与傻柱关系不好,成年后贾东旭在院里的性格还算平和,没有太多敌人。
要说麻烦,也就是他泼辣的母亲让人厌烦,但如今贾东旭已逝,这怨气自然消散。
娄晓娥作为大家闺秀,情感细腻,得知贾东旭英年早逝,内心十分惋惜。
同时,她也对贾家现状感到同情。
贾东旭在世时,贾家全靠他的收入过活,生活虽不拮据,但也谈不上富裕。
如今贾东旭升职,家境渐好,还即将迎来新生命,却突遭变故,换了谁都会难以承受。
"
老易,得让一大爷来主持。”
阎富贵和刘海忠商议后认为,最后的决定还需一大爷出面。
毕竟,他的身份以及与贾家的关系,让他不得不承担这个责任。
易忠嗨被叫到后,眼神逐渐恢复清明。
他环顾四周,特别是看到贾张氏那悲痛欲绝的样子,脸色依旧沉重。
何裕柱一家三口先进屋放下东西,随后与何大清夫妇一起站在门口观察情况。
"
东旭妈……”
易忠嗨调整好情绪,意识到即使再悲伤,生活仍需继续。
他呼唤贾张氏。
然而,这一声呼唤犹如导火索,贾张氏瞬间情绪爆,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
老大爷,东旭的师傅啊!
我可怜的儿子就这么走了,才刚满二十五岁,都已经是个熟练钳工了,怎么就突然没了呢?这太冤枉了,东旭师傅,您得给我们做主啊!”
贾张氏哭诉着,让易忠嗨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旁人若听到这话,可能会以为贾东旭的死另有隐情。
但实际上,易忠嗨清楚得很,这是贾张氏想通过这种方式争取更多的赔偿。
贾东旭一死,厂里可能没什么表示。
但贾张氏这么一闹,厂里多少会有所顾忌,即便补偿一样,闹过后也可能更多。
然而此刻,易忠嗨的心思并不在这上头。
贾东旭是他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如今突然离世,他一时难以接受。
"
东旭她娘,别太过激动。
我们一定会妥善处理这件事。
东旭这孩子,我和老易一直视如己出,得知噩耗,我们都很难过。”
旁边的另一位大妈也附和劝慰,言语间透着真挚的情感。
邻居们目睹这一切,对这对夫妇的善良心肠深表感动。
毕竟,易忠嗨平日对贾东旭关怀备至,如今儿子去世,他们的言行依旧温暖人心。
大妈的话在此时也赢得了贾张氏的好感。
虽然平日她有些泼辣,但此刻,儿子去世让她悲痛,同时也希望借助易忠嗨的力量,在厂里争取更好的待遇。
一番安抚后,贾家的情绪逐渐平复。
贾张氏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