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轨迹录

关灯
护眼
第860章 全家福里没有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头也不抬地切着菜。

杨磊正帮着剥蒜,见到我略显尴尬:“妈和姐过来教我做几个家常菜。”

我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

在我的家里,我反倒像个闯入者。

大姐杨晴笑道:“田颖真是好福气,下班回来就有现成饭吃。”

这话表面是羡慕,实则暗示着我的不劳而获。

二姐杨雨接过话头:“小磊以前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现在都会下厨了。”

我强压着不快,放下包,挽起袖子:“我来帮忙吧。”

婆婆却拦住我:“不用了,马上就好了。

你去休息吧,上班一天也累了。”

这种表面关怀实则排挤的手段,我已经领教过多次。

如果我坚持帮忙,就是不知好歹;如果我真的去休息,又坐实了懒媳妇的形象。

我看向杨磊,希望他能说点什么,但他只是低头剥蒜,仿佛我们之间的暗流与他无关。

晚饭时,婆婆突然说:“对了,下周末是爷爷的忌日,咱们全家要去扫墓。

田颖,你记得提前请半天假。”

我点点头:“好的,妈。

需要准备什么吗?”

“不用,我们都准备好了。”

婆婆说着,转向杨磊,“你爸已经联系好了车,咱们早上八点出。”

我迟疑了一下:“我和杨磊自己开车去不行吗?”

婆婆筷子顿了顿,语气平淡:“一辆车够了,省得麻烦。”

又是一次无形的排斥。

我默默吃饭,不再说话。

饭后送走婆婆和姐姐,我一边洗碗一边对杨磊说:“我觉得你妈始终没把我当一家人。”

杨磊正看电视,头也不回:“你又来了。

妈不就是让我们坐一辆车吗,你想太多了。”

“不只是这个。”

我放下碗,水溅了一身,“每次家庭聚会,他们聊的都是你家亲戚的往事,我插不上话;你妈记得每个家庭成员爱吃的菜,唯独不知道我的口味;就连我们家的钥匙,你妈和你姐都有,而我爸妈来了只能敲门。”

杨磊终于转过头,眉头紧锁:“田颖,我知道你可能会觉得我家有时候不够周到,但他们没有恶意。

你要是总觉得委屈,那我们以后少回家就是了。”

又是这样。

每次我试图谈论在他家感受到的排斥,最后都变成了我小题大做、我敏感多疑。

杨磊从不正面解决问题,只是希望我“想开点”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无法入睡。

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墙上投下一道苍白的光痕。

我想起了我的家乡,西南那个小山村,想起了我善良朴实的父母。

我们村有个叫杏花的姑娘,长得水灵,后来嫁到了省城。

听说婆家很有钱,杏花每次回村都穿金戴银,村里人都羡慕她嫁得好。

直到有一次她回娘家,半夜我起床上厕所,听见井边有压抑的哭声,用手电一照,竟是杏花。

她撩起的袖子里,手臂上全是青紫的伤痕。

“城里人瞧不起咱们农村人。”

她哽咽着说,“在婆家,我连条狗都不如。”

那时我还小,不明白嫁人怎么会和“不如狗”

联系在一起。

现在,我似乎懂了一些。

第二天是周六,我本来和杨磊约好去看电影,却接到婆婆电话,说家里有急事让杨磊过去一趟。

杨磊匆匆离开,直到傍晚才回来,脸色不太好看。

“怎么了?”

我问。

杨磊犹豫了一下,说:“二姐和姐夫闹矛盾,可能要离婚。”

我惊讶道:“怎么回事?前几天不还好好的吗?”

“姐夫投资失败,欠了一屁股债。”

杨磊叹气,“二姐想帮他,但爸妈不同意,说当初就不看好这门亲事。”

我心里一沉。

杨磊的二姐杨雨嫁的是个农村出身的企业家,虽然事业有成,但婆婆一直瞧不起他的出身。

如今果然应了“当初不看好”

的预言。

“你爸妈是不是又要说门当户对的重要了?”

我忍不住问。

杨磊看了我一眼,没说话,但那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一周后,我意外收到了老家表妹的来信。

信上说,村里要修一条新路,需要征用部分土地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