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关灯
护眼
第618章 刘亮在来的路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正午的阳光正烈,刘璟扶着酸软的腰肢,从寝殿踱步而出,脸上带着一丝被掏空的虚弱感。回到书房不久,阿桃也醒了,脸颊上还带着承接雨露后的红晕,眼神有些怯怯的,像一只受惊的小鹿。刘璟心中爱怜,上前轻轻将她拥入怀中,感受着怀中娇躯的温软。

“阿桃,”他低声在她耳边说道,语气带着安抚,“不必再忧心了,孤已经和明月谈过,她……她赞成了。”他选择了“赞成”这个让阿桃更容易接受的词。

阿桃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迸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和如释重负的光芒,声音都带着颤音:“真的吗?大王……娘娘她,她真的不怪罪奴婢?”她最害怕的,就是不知该如何面对那位对自己关爱有加的明妃娘娘,如今这块大石终于落下,她感觉整个人都轻快了起来。

刘璟看着她这副模样,心中更是柔软,搂着她纤细的腰肢,又温存地说了一会儿体己话,描绘着将来在长安宫中的生活,直说得阿桃脸颊绯红,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这时,内侍在门外轻声禀报,行台尚书裴侠在外求见。刘璟知道裴侠前来必有要事,便轻轻拍了拍阿桃的背,温言道:“你先回明月宫里去,陪她说说话。等我们回了长安,孤就择吉日,正式纳你为良悌,给你一个名分。”

阿桃乖巧地点点头,柔顺地应道:“奴婢遵命,一切都听大王的。”她起身,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裙,向刘璟行了一礼,转身欲走。刘璟看着她窈窕的背影,心中一动,又唤住她,上前一步,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轻轻一吻,低声道:“去吧。”

送走了一步三回头、满眼情意的阿桃,刘璟脸上的温柔迅速收敛,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他整了整衣袍,端坐于书案之后,沉声道:“宣裴公进来。”

裴侠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入书房,一丝不苟地行礼。刘璟赐座后,他便开始有条不紊地汇报中原政务。他详细阐述了均田制推行过程中的具体进展、各地士民百姓的反馈、出现的问题以及他拟定的一些补充调整细则,连下一步查抄中原地区寺庙、道观中非法聚敛的财产以充国用的计划也一并禀明。同时,他提到了一位特殊人物的请求:“大王,禅宗二祖慧可大师,近日抵达洛阳,希望能与大王会晤,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刘璟听得非常认真,手指偶尔在扶手上轻轻点动,听到关键处便微微颔首。待裴侠说完,他沉吟道:“均田之事,裴公斟酌办理,孤信你。查抄寺观不法之财,需注意分寸,不可扰民,亦不可过于酷烈,注意妥善安置还俗僧众。至于慧可大师……”他顿了顿,对于这位在后世佛教史中地位尊崇的人物,也存有几分好奇,“既有如此名望,孤倒可以考虑一见,听听他有何高论。”

裴侠一一记下。随后,他又汇报了于谨率领中原各州郡刺史、都督剿匪的成果,言及各地山贼流寇已基本肃清,治安大为好转。

刘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赞许道:“好啊!中原有裴公与于公二位坐镇,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孤相信不出一年,中原便可彻底安定,届时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有望反哺关中,壮我汉国根基!”

前面的汇报都可算是例行政务,裴侠语气平稳。然而,刘璟敏锐地察觉到,裴侠似乎还有话要说,而且显得有些难以启齿。果然,在略微停顿后,裴侠调整了一下坐姿,语气变得更为谨慎,甚至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大王,老臣……还有一事,关乎……关乎昨夜殿上,杨侃、卢辩等原周国臣子劝进之事……”他话未说完,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刘璟的脸色。

刘璟脸上的笑容淡去,抬手打断了裴侠的话,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此事暂且搁置,孤……尚未想好如何处置。”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显得有些深邃难测。

裴侠心中微微一沉,但他早有准备,连忙说道:“大王,臣知此事棘手。为稳妥计,臣已擅作主张,派人快马前往长安,请枢密使刘亮即刻赶来洛阳。大王若无万全之策,不如听听刘枢密的意见?他素来足智多谋,或可提供良策。”

刘璟闻言,转过头来,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这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他本也正想召刘亮前来商议此事。他看着裴侠,语气带着几分打趣:“裴公啊裴公,世人都说你严苛方正,不通世故人情。依孤看,这真是大谬!裴公分明是洞明世事,人情练达。早知如此,当初孤就不该放你来中原理政,应该让你接替郦公(郦道元),出任中书令才对!”

裴侠被刘璟这番半真半假的调侃说得老脸一红,连忙摆手道:“大王说笑了,折煞老臣了。臣之志向,在于安抚地方,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