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散如纱,晨光终于破开云层,洒在云岚宗山门的青石阶上。
那面青铜古镜映着血色苍穹,仿佛将另一个世界的末日投影到了现实。
沈青芜凝视镜中景象——断壁残垣间,无数修士跪伏于地,被一道无形之力剥离“瑕疵”
,无论是灵根驳杂、心性不纯,还是曾经犯过小错之人,皆化作灰烬随风飘散。
而站在这一切之巅的,是一个与她面容相似的身影,身披白玉长袍,眼神冰冷如霜,口中吐出四个字:“天下归一。”
那是她若选择彻底复仇、以绝对秩序重塑修真界的结局。
可就在这时,世界树的一根细小根须轻轻颤动,自地下蜿蜒而出,缠上她的轮椅脚架,一股温和却坚定的力量传入心神——
不是毁灭,是生长;不是清除,是包容。
她缓缓闭眼,再睁开时,目光已清明如洗。
“你说你是‘我未曾走过的路’。”
沈青芜望着眼前女子,声音平静,“可你忘了,即便当年我选择了杀戮与清洗,我也不会成为你口中那个‘完美之主’。
因为我早已明白——真正的道,不在掌控,而在倾听。”
女子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仿佛某种预设的答案被打破。
“你……竟不受镜中幻象所摄?”
她低语。
“那不是幻象,”
沈青芜摇头,“那是可能。
但可能性,并非命运。”
她抬手,掌心浮现那片世界树落下的叶子,叶脉中的纹路微微亮,竟与青铜镜边缘的铭文隐隐共鸣。
“你来自何处?为何寻我?”
女子沉默片刻,终是轻叹一声:“我是西陆来者,名唤伊兰娜。
此镜乃‘因果之鉴’,能照见一人抉择分岔处的两条命运长河。
我本欲以此镜唤醒沉溺宽恕之人,令其重拾铁血之道……可你,竟用一棵树的回答,驳倒了千年宿命论。”
她语气中带着不解,也有一丝敬意。
“西陆?”
沈青芜眉梢微动,“可是黑雾谷彼岸,传闻中灵气稀薄、却有异法盛行之地?”
“正是。”
伊兰娜点头,“你们称那里为‘无灵之域’,实则不然。
我们不修灵力,不炼金丹,而是与元素缔结契约——火、水、风、土、雷、光、暗……每一种自然之力皆可为伴。
我们称之为‘亲和者’。”
沈青芜眸光微闪:“元素亲和……听上去,像是草木对风雨的感应。”
“极似。”
伊兰娜露出一丝笑意,“你们修真者追求脱自然,而我们,则学会顺应自然。
火不会因你弱小而怜悯,也不会因你强大而屈服——它只是燃烧。
风不问善恶,只循轨迹而行。
我们不做主宰,只做同行者。”
沈青芜心头一震。
这不正是她近年来所悟的“顺势而为”
之道?
昔日她执着于规则、胜负、正邪之分,如今却渐渐明白:天地运行自有其律,强求改变,反生灾劫。
唯有如草木般扎根于当下,倾听万物之声,方能在变局中守住一线生机。
“所以,你穿越黑雾谷,只为寻找一个能理解这种理念的人?”
她问。
“不止如此。”
伊兰娜神色转凝重,“黑雾谷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两界壁垒破损所致。
近百年来,西陆与东洲之间的空间裂隙越来越多,魔气渗入我界,腐蚀元素核心,已有三座元素塔崩塌。
而更可怕的是……”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
“我们现,那些崩塌之地,地下都埋着与你们‘归墟井’极为相似的锁链遗迹。
上面刻着同一句话——”
“禁绝混沌,守护纯粹。”
沈青芜呼吸一滞。
归墟井下的“完美之念”
,竟不止影响东洲?它的封印网络,横跨两界?
“你们的‘完美之念’,或许正是我们所说的‘秩序瘟疫’。”
伊兰娜沉声道,“它不杀人,却让土地不再孕育生命,让火焰失去温度,让风暴停止流转。
它要的不是混乱的终结,而是变化的消灭——一切流动、不确定、不可控的存在,都将被抹除。”
沈青芜低头看向轮椅旁悄然延伸的地表根须,它们正轻轻摆动,似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