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芜志

关灯
护眼
第164章 语迟者言道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此诀为归冥书院秘传,以星辰之力引导心神,专修“静观”

与“内照”

,非心性沉稳者不可习。

而历代修成者,无一不是口齿清晰、思辨如流之人。

可眼前这少年,偏偏言语艰涩,却能掌握其形?

她忽然意识到——也许正因他“慢”

,才真正懂了“静”

“你学了多久?”

她问。

“三……三年。”

李迟说,“每天……对着河……说话。

说一句……停很久。

一开始……连‘我是李迟’都说不完。

但现在……我能……讲完一个故事。”

“讲个故事给我听听?”

她温和地说。

李迟深吸一口气,闭上眼,仿佛在整理思绪。

然后,他开始讲述。

“从前……有个孩子……住在……深山里。

他……不会说话。

不是哑……而是……一开口……就卡住。

像……鱼刺卡喉。”

他的语极缓,每一个词之间都有短暂的停顿,像是呼吸之间的间隙。

可正是这节奏,让话语有了重量。

“村里人……都说他是……灾星。

出生那天……下了三天雨。

父亲……摔断腿……母亲……难产死。

所以……没人……愿和他玩。”

“只有……一只老狗……陪他。

每天……带他去溪边……捡石头。

石头……有圆的……扁的……黑的……亮的。

老狗不说话……但它会……用鼻子推他……示意他看。”

“有一天……溪水暴涨……冲垮桥。

一个小孩……掉下去。

所有人……喊叫……奔跑……可没人敢跳。”

“那个……不会说话的孩子……跳了。

他不会游……呛了很多水……但他……抓住了……那孩子的衣角……拖上岸。”

“人们……感激他。

可当他想说‘没事’的时候……嘴一张……又是……结巴。”

“于是……大家……又笑了。

说:‘你看,英雄……也说不出完整的话。

’”

说到这里,李迟停了下来,睁开眼。

沈青芜没有鼓掌,也没有评价。

她只是静静地坐着,仿佛还沉浸在那个暴雨中的溪畔。

良久,她轻声道:“这个故事……是你自己编的?”

李迟点头:“是我……小时候的事。

那只狗……去年……死了。

它叫阿守。”

沈青芜忽然觉得胸口一阵闷。

她想起自己曾在归冥谷斩杀妖兽无数,救人数百,可从未有人记得她的名字,更无人关心她是否疲惫。

而这个少年,冒着生命危险救人,却被嘲笑“连感谢都说不利索”

可也正是这份“不利索”

,让他学会了倾听——听风,听水,听狗爪踩在落叶上的声音,听人心底最细微的震动。

“你知道吗?”

她说,“我觉得你比很多人都会讲故事。”

“真……真的?”

李迟眼睛亮了起来。

“真的。”

她认真道,“因为你不说废话。

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心里走过的。

别人讲故事是为了热闹,你是为了让别人听见。”

李迟低下头,肩膀微微颤动。

这一次,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被人真正“听见”

了。

从那天起,沈青芜没有立刻离开。

她在附近小镇租了一间小屋,每日清晨去村中走动。

而李迟也开始跟着她一起出行。

他依旧走得慢,说话断续,但不再躲闪目光。

一个月后,村里私塾先生病了,请不来新师。

孩子们没了课上,整日嬉闹。

沈青芜提议:“不如请李迟来讲故事?”

众人哗然。

“他?结巴?讲什么故事?”

但她坚持:“试试看。”

那日晚饭后,村民们聚在祠堂前纳凉。

李迟坐在石阶上,手里拿着一根新削的竹枝,在地上画着山川河流。

他开始讲《愚公移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