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芜志

关灯
护眼
第167章 歪脖树与瘸腿客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走前,在树根埋下一粒种子,说:‘总有一天……会有个人,从北边来,背着图腾,心有迷途。

你们若见她,就把这故事……告诉她。

’”

“然后呢?”

一个孩子忍不住问。

李迟看着那孩子,缓缓道:“然后……他转身走了。

但奇怪的是……他原本跛得厉害,可那天……走得特别稳。

有人追出去看,现他走过的地方……泥土里……长出了小小的……银霜果苗。”

全场寂静。

老陈头缓缓站起身,走到树旁,蹲下身扒开落叶和浮土——果然,在树根东南侧,几株嫩绿的小苗正破土而出,叶片上泛着淡淡的银白色绒毛,正是“曲承子”

的幼苗。

“这……可不是今年结的果。”

他喃喃,“这些苗……至少半月前就芽了。”

沈青芜凝视着那些小苗,心跳渐重。

她记得清楚——她埋下《顺势录》手稿,是在七日前。

而这苗,却早已萌。

“所以……”

她低声问李迟,“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李迟望着她,眼神清澈而坚定:“因为……那个客人……在梦里……对我说:‘你也是歪的树,瘸的客。

不必改,只要讲。

’”

“他还说……你的路……还没到头。”

沈青芜久久无言。

她忽然明白,为何李迟能梦见“会走路的森林”

不是因为他灵力通玄,而是因为他从未掩饰自己的“不同”

——他的结巴、他的跛足、他的沉默与迟缓,恰恰成了接收某种古老讯息的通道。

就像歪脖子树因扭曲而避开风暴,李迟也因“缺陷”

而获得了常人无法触及的感知。

“你讲得很好。”

她终于开口,声音柔和,“每一个停顿,都不是卡住,而是……在积蓄力量。”

李迟咧嘴笑了,露出缺了一颗门牙的笑容。

这时,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举手:“李迟哥哥,那……我们村里的人,是不是也能像树一样,就算有毛病,也能活得有用?”

“当然。”

李迟答得毫不犹豫,“你看老张叔……聋了耳朵,可他能听出雨水落在瓦上……差半刻钟就会变大;你看王婆……瞎了一只眼,可她剪窗花……比谁都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歪法’。

只要……不停长,就能……结出自己的果。”

村民们面面相觑,继而纷纷点头。

有人抹了抹眼角,有人轻拍同伴肩膀。

沈青芜环顾四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曾以为《顺势录》是要写给修行者看的典籍,如今才知,它最先打动的,竟是这群最平凡的农人。

正当众人沉浸在故事余韵中时,忽听村后传来一阵惊呼。

“不好了!

药田出事了!”

一名青年男子跌跌撞撞跑来,脸色白:“葛藤……全枯了!

还有紫芝畦……菌丝断了!

连百年乌……叶子都卷了!”

老陈头猛地站起:“不可能!

昨儿还好好的!”

“不止!”

另一人跟着喊,“后山那片灵植园……七成以上的草木……都在萎蔫!

连铁皮石斛……这种耐旱的都撑不住了!”

沈青芜神色骤变。

她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片村落虽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

她早前便察觉,这里的土壤蕴含微量星辉残息,极适宜培育低阶灵植,村民世代以之为药引,疗愈方圆百里的病患。

若灵植大面积死亡,不仅生计受损,更可能引周边气脉紊乱。

她转向李迟:“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李迟皱眉,闭目片刻,似在回忆梦境碎片。

良久,他睁开眼,声音低沉:

“我……昨晚……又做梦了。

森林……在哭。

它说……‘根断了’。

还说……‘水……有毒’。”

“水?”

沈青芜猛然抬头,“村子的水源从何而来?”

“后山泉眼。”

老陈头脸色铁青,“那水几十年来……清甜不竭,浇灌百草,从未出过问题。”

“带我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