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为“道心碧玉兰”
。
明尘每日除了晨昏定省,打扫观宇,便是静坐于碧玉兰旁,对着师父留下的松纹剑和那枚“守拙”
玉牌,默默诵念道经。
他不再像幼时那般跳脱,眉宇间沉淀着越年龄的沉静与哀思,眼神清澈而坚定。
他将师父留下的道藏典籍、修行笔记视若珍宝,日夜研读。
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文字,如今在他眼中,仿佛都浸染着师父的气息与心血,变得鲜活起来。
时光荏苒,转眼十年过去。
明尘已长成一位身姿挺拔、面容清俊的青年道人。
他气质温润如玉,眼神却深邃如潭,隐隐有光华内蕴。
十年枯守,十年静修,十年对师父道法的参悟,让他的修为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未曾完全明了的境界。
那株“道心碧玉兰”
也悄然生出了第四片叶子,叶脉中的金光愈凝实。
这一日,又逢月圆。
栖霞山沐浴在清冷的银辉之下。
明尘如往常一般,静坐于碧玉兰旁。
月光洒在晶莹的叶片上,碧玉兰散出比平日更盛的柔和光晕,光晕中的符文流转也越清晰灵动。
明尘闭目凝神,心神沉入一种空明之境。
恍惚间,他仿佛听到了师父的声音,不是具体的言语,而是一种蕴含在风吟、叶动、月华流转中的玄妙道韵。
他下意识地运转心法,体内沉寂的真元如同受到牵引,开始沿着一条前所未有的玄奥路径缓缓流动。
突然,异象再生!
那株静静生长的碧玉兰,四片叶子上的光晕骤然暴涨,瞬间连成一片,化作一道凝练的碧绿光柱,直冲霄汉!
光柱之中,无数金色的符文如同活物般飞舞、组合!
与此同时,明尘怀中贴身收藏的那枚“守拙”
玉牌,竟也自行飞出,悬浮于他头顶,散出温润的紫色霞光,与碧绿光柱交相辉映!
守拙观内外的草木无风自动,沙沙作响,仿佛在朝拜。
山风变得轻柔而温暖,带来百花的芬芳。
夜空中,月华大盛,清辉如水银泻地,将整个栖霞山照得亮如白昼!
更令人震撼的是,那碧绿光柱冲入夜空后,竟引动了漫天星辰!
无数星光如同受到召唤,垂落下一道道璀璨的银色光带,汇入碧绿光柱之中!
一股浩瀚、精纯、蕴含着无尽生机的天地灵气,如同决堤的洪流,自光柱顶端倾泻而下,将静坐的明尘彻底笼罩!
明尘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充斥四肢百骸,洗涤着每一寸筋骨血肉。
十年苦修积蓄的真元在这股天地伟力的灌注与引导下,势如破竹般冲破了一道道无形的关隘!
他的意识仿佛脱离了躯壳的束缚,扶摇直上,融入那璀璨的星光月华之中。
天地间的至理,草木生长的韵律,山川河流的脉动,从未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
。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顿悟与升华!
是师父以生命为代价点亮的道途,是十年守拙静待花开的水到渠成!
碧绿光柱与漫天星辉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才缓缓收敛、消散。
那株碧玉兰恢复了平静,只是叶脉中的金光似乎更加内蕴深沉。
悬浮的“守拙”
玉牌也落回明尘手中,温润依旧。
明尘缓缓睁开双眼。
眸中神光湛然,清澈得仿佛能映照出漫天星河。
周身气息圆融内敛,却隐隐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感受着体内那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一种明悟涌上心头——炼气化神,元神初成!
师父当年未能踏足的境界,他竟在今日,于这守拙观中,在师父精魄所化的碧玉兰见证下,水到渠成地突破了!
他起身,对着那株碧玉兰,对着师父倒插于地的松纹剑,对着夜空中的明月繁星,深深稽。
“弟子明尘,叩谢师父点化之恩!”
声音平静,却蕴含着难以言喻的感念与坚定。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真正道途的。
师父以命守护的苍生,守拙观传承的道义,将由他继续肩负下去。
自那夜元神初成,明尘并未离开守拙观。
他依旧每日洒扫庭除,照料那株道心碧玉兰,为远近乡民解忧排难。
只是他的名声,已悄然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