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子夜异闻

关灯
护眼
第36章 道士飞升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p>

人们现,这位年轻的明尘道长,不仅医术通神(继承了玄真子部分草药心得与元神境界的洞察力),更能调理风水,化解一些乡间的怪异之事。

所求者无论贫富,他皆一视同仁,只收些微米粮草药,或分文不取。

他那份越年龄的沉静与悲悯,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焚身救疫的玄真仙师。

又是一个深秋。

栖霞山的枫叶红得如同燃烧的火焰。

明尘如常静坐于碧玉兰旁,研读师父留下的《黄庭经》注疏。

忽然,他心有所感,抬头望向山门方向。

只见蜿蜒的山道上,缓缓行来三人。

当先是一位身着锦斓袈裟、手持九环锡杖的老僧,面容清癯,宝相庄严,步履沉稳,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却又轻如鸿毛,正是大相国寺的主持,以金刚伏魔神通闻名天下的弘忍大师。

他身侧稍后一步,跟着一位青衫磊落、背负长剑的中年文士,三缕长须,目光锐利如电,周身剑气含而不露,乃是江湖人称“剑胆琴心”

的游侠宗师,谢云流。

最后一人,则是个穿着花花绿绿百衲衣、腰间挂着个硕大酒葫芦的邋遢老道,头乱如鸡窝,睡眼惺忪,边走边打着哈欠,正是游戏风尘、踪迹难寻的“醉道人”

莫三癫。

这三位,皆是当世修行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跺跺脚江湖都要抖三抖。

此刻竟联袂而来,目标显然便是这小小的守拙观。

明尘放下经卷,起身相迎,神色平静无波,稽道:“福生无量天尊。

守拙观明尘,见过三位前辈。

山野小观,不知何事竟劳三位大驾光临?”

弘忍大师单手合十还礼,声如洪钟,震得观前松针簌簌落下:“阿弥陀佛。

明尘道长有礼。

老衲等冒昧前来,实为求证一事。

近日江湖传闻,十年前于此地焚身救疫的玄真道友,其精魄所化之灵植,蕴有通天彻地之能,得之可窥长生之秘。

更有传言,道长你身怀玄真道友遗留之重宝,修为突飞猛进……不知传言,有几分是真?”

他目光如炬,隐含佛门狮子吼的威压,直刺明尘心神。

谢云流负手而立,眼神锐利地扫过那株道心碧玉兰和倒插的松纹剑,语气淡漠却带着剑锋般的寒意:“长生虚妄,不足为念。

然玄真道友当年引动天地炉火,焚身化丹,其道法之玄奇,已近传说。

吾等此来,但求一观道友遗泽,印证大道。

若真有无上妙法,自当共参,泽被后世。

道长以为如何?”

他虽未拔剑,但那股无形的剑意已悄然锁定明尘,仿佛随时可能化作雷霆一击。

“嗝……”

醉道人莫三癫打了个响亮的酒嗝,醉眼朦胧地凑近那碧玉兰,使劲嗅了嗅,嘿嘿笑道:“好香!

好宝贝!

小道士,老道我不要什么长生,也不要什么妙法,你就把这块会光的‘翡翠草’让给我泡酒如何?保证酿出世间第一等的好酒!

嘿嘿……”

他嘴上嬉笑,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明尘心中了然。

十年平静,终因这株碧玉兰和自己境界的突破而打破。

长生?大道?不过是贪欲的遮羞布。

他神色不变,再次稽:“三位前辈谬赞。

此兰乃先师玄真子精诚所感,天地造化而生,并非什么灵丹妙药,更非长生之钥。

它蕴藏的,是先师舍身济世的悲悯之心,守护一方水土的清净之意。

至于先师遗泽……”

他轻轻抚过倒插的松纹剑柄,“唯此剑与玉牌,传承‘守拙’二字道心而已。

明尘愚钝,唯知守心持正,行善积德,不敢妄谈大道。

三位前辈所求,恐要失望了。”

“哼!”

谢云流冷哼一声,向前踏出一步。

这一步踏出,整个守拙观前院的气温仿佛骤降数度,凌厉无匹的剑意冲天而起,如同实质的寒霜,瞬间覆盖了地面!

“小道士,休要推诿!

玄真道友焚身之举,引动天地异象,乃千年未闻之壮举!

其道法遗泽,岂是‘守拙’二字可蔽之?今日若不得一见,恐难善了!”

他背后的长剑虽未出鞘,却已出嗡嗡的震鸣,剑气四溢,逼得院中落叶无风自动,打着旋儿飞舞。

弘忍大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