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子夜异闻

关灯
护眼
第101章 崔判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她避开崔子玉灼人的目光,缓缓站起身,素白的衣裙在月光下微微飘动,身影显得愈发单薄脆弱,仿佛随时会消散。

“公子累了,早些歇息吧。含烟…告辞。”她的声音轻飘飘的,带着一种心力交瘁的虚弱。不等崔子玉再开口,她已转身,步履无声,如同滑过地面的月光,迅速隐入门外沉沉的夜色之中,只留下一缕若有似无的微凉气息和满室摇曳不定的昏暗灯火。

崔子玉怔怔地站在原地,伸出的手徒劳地停在半空。方才柳含烟眼中那刻骨的恨意与哀伤,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他心里。他跌坐回椅中,头痛再次隐隐袭来,这一次,伴随着一些更加清晰、更加令人心悸的碎片——猩红的朱砂笔、幽光流转的簿册、阶下女子凄厉的哭诉“民女柳含烟,冤枉啊!”、还有那掷地有声的“本判以为,当暂消其怨戾,还其阳寿,令其重返人世!”……每一个画面都伴随着刺骨的阴冷。

“柳含烟…柳含烟…”崔子玉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脸色煞白,冷汗涔涔而下。一个荒诞绝伦却又无比清晰的念头,如同破土的毒藤,死死攫住了他的心脏——难道这清丽绝俗、谈吐不凡的柳姑娘,竟是…竟是自己那夜头痛幻象中,阎罗殿上含冤泣血的鬼魂?!那自己呢?那个手握朱笔、身着玄袍的判官…又是谁?!

---

夏日的暴雨来得毫无征兆,顷刻间便如天河倒灌,豆大的雨点砸在淄川城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溅起一片迷蒙的水雾。崔子玉刚从城外替一桩田产纠纷做完中人,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地冲进一条狭窄的陋巷,想寻一处屋檐暂避这瓢泼之势。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巷子深处似乎传来压抑的争执声和女子惊恐的呜咽。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定睛看去。只见两个穿着衙役号衣、歪戴帽子的泼皮,正将一个卖花的老妪死死堵在墙角。那老妪衣衫褴褛,怀里紧紧护着一个破旧的竹篮,篮中几朵半蔫的栀子花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一个衙役劈手去夺老妪紧攥在手中的几枚铜钱,另一个则淫笑着伸手去摸她布满皱纹的脸颊。

“老不死的!在这王县丞的地界上摆摊,不交‘地皮钱’就想溜?拿来吧你!”夺钱的衙役恶声恶气,手上用力一拽。

“官爷…官爷行行好!今日还没开张…就这几个铜子儿,是给孙儿抓药的救命钱啊!”老妪嘶声哭喊,干枯的手指死死攥着那几枚铜钱,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救命钱?老子看你这条老命就不值钱!”另一个衙役狞笑着,肮脏的手眼看就要碰到老妪的脸。

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崔子玉的头顶!数月来积压的愤懑、对柳含烟身世的惊疑、对王魁及其爪牙的憎恶,在此刻轰然爆发!他忘了自己只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忘了对方是官府的差役,更忘了这淄川城乃是王魁一手遮天的是非之地!

“住手!”一声怒喝如同惊雷,在雨巷中炸响!

崔子玉几步冲上前,用尽全身力气,狠狠推开那个欲行非礼的衙役!那衙役猝不及防,踉跄几步,险些跌倒在泥水里。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尔等身为公门中人,竟敢欺凌老弱,强抢民财!还有王法吗?!还有天理吗?!”崔子玉挡在老妪身前,浑身湿透,雨水顺着他清瘦的脸颊流下,眼神却亮得惊人,燃烧着熊熊怒火,直指那两个惊愕的衙役。

被推开的衙役站稳身形,看清只是一个穷酸书生,顿时恼羞成怒,脸上横肉抖动:“哪来的穷酸!敢管你爷爷的闲事?活腻歪了!”说着,和同伴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拔出了腰间悬挂的、用于恐吓百姓的短哨棒,目露凶光,一步步逼了上来。

崔子玉心头一凛,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将瑟瑟发抖的老妪护得更紧。眼看棍棒就要加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素白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巷口!是柳含烟!她不知何时到来,撑着一把半旧的油纸伞,静静地立在滂沱大雨之中。雨水在她伞沿汇成水帘,她月白的裙裾却奇异地未被雨水打湿半分,在昏暗的雨巷里散发着朦胧微光。

她并未上前,只是隔着雨幕,冷冷地看向那两个衙役。那眼神,平静无波,却深邃得如同寒潭,带着一种洞穿灵魂的冰冷。两个凶神恶煞的衙役,被她这目光一扫,竟如同被无形的冰锥刺中,浑身猛地一僵!高举的哨棒停在半空,脸上嚣张的气焰瞬间凝固,继而转为一种莫名的、深入骨髓的恐惧!他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可怖的东西,瞳孔骤然放大,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被扼住脖子的怪响,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鬼…鬼啊!”其中一个衙役怪叫一声,如同白日见鬼,手中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