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关灯
护眼
第1261集:南方的防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来看,笑着说:“秦大人,这下好了,以后南方的郡县再闹涝灾,都有法子了!”

小张也笑着说:“我爹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他总说,种地的法子得跟着地走,楚地的法子再好,到了庐江也得改。”

秦斩看着田里的渠水,哗啦啦地流着,像在和楚地的渠水打招呼。他忽然想起刚到庐江时,王阿公捞起的那捧泥,如今这泥里,长出了金黄的粟米,长出了庐江的希望。

“周郡守,”秦斩转头说,“明年咱们教农户种双季稻吧。有这渠在,雨季能排涝,旱季能引水,种两季,百姓的日子能更宽裕。”

周郡守连连点头:“好!好!我这就让人去楚地换稻种!”

王阿公听说要种双季稻,笑得合不拢嘴:“那咱庐江,以后就是鱼米之乡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庐江的田里,洒在通畅的渠水上,洒在农户们的笑脸上。渠水哗啦啦地流着,声音越来越响,像在唱一首关于希望的歌——那歌声,会顺着河流,传到楚地,传到咸阳,传到大秦的每一个角落。

后来,长沙郡、九江郡的信使都来庐江学挖渠的法子。李伯把庐江的经验整理成册子,送给各地的水工;小张则跟着秦斩,去别的南方郡县帮忙勘探。再后来,大秦的南方郡县,都有了像庐江这样的排水渠,雨季再也不用怕淹田,旱季再也不用怕缺水。

每当有人问起庐江的渠是谁修的,农户们都会指着渠边的柳树,笑着说:“是秦斩大人,是楚地的水工,是咱庐江百姓一起修的。这渠里的水,和楚地的水一样,都是养人的水。”

渠水还在流,庐江的日子,也像这渠水一样,越来越通畅,越来越红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