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乃命师妹训练越军击剑之法,三年之内,越国士卒无不以一当十,武力便为诸侯列国之冠。
范蠡高瞻远瞩,为防备吴国来袭,率军筑城于浙江之口,号曰固陵,言可固守之意。
楚昭王迁鄀之后,以子西为令尹,子期为左尹,申包胥乞师功大,欲拜为右尹。
申包胥固辞不受,昭王强之,包胥乃挈其妻子而逃。
妻子不解,问丈夫逃走之故。
申包胥:吾为朋友之义,不泄子胥之谋,使引吴兵破楚。
郢都被毁,国人死难,大夫家室遭辱,平王之墓掘,鞭尸弃骨,皆吾之罪。
以罪而冒功,吾实耻之!
遂逃入深山,终身不出。
楚昭王旌表其闾,名曰忠臣之门。
楚昭王复因王孙繇曾在江上舟中替己受戈,封为右尹。
沈诸梁、锺建、宋木、斗辛、斗巢、薳延等诸大夫,俱都进爵加邑。
又召斗怀还朝,使为大夫。
令尹子西不解,问道:当大王亡郧之时,斗怀欲行弑逆,幸被其兄斗辛阻止,复逼我等奔随,受尽颠簸磨难。
大王不罪之可矣,因何反得封赏?
楚昭王答道:想当初也,因我父王偏信费无极谮言,冤杀其父。
彼欲为父报仇,乃孝子也;且听其兄劝而止,复曰悌弟也。
既如此孝悌,何难为乎忠臣?
子西闻听此论,再拜称贺:大王胸怀宽广,光尘霁月,为臣叹服。
此年中秋,楚昭王置酒新宫,与群臣大会,并命乐师扈子鼓琴。
扈子恐昭王安乐忘苦,复蹈平王故辙,乃趁操琴之际,鼓《穷衄》之曲。
其词曰:
王耶王耶何乖劣?不顾宗庙听谗孽!
任用无极多所杀,诛夷忠孝大纲绝。
二子东奔适吴越,吴王哀痛助忉怛。
垂涕举兵将西伐,子胥伯嚭孙武决。
五战破郢王奔,留兵纵骑虏荆阙。
先王骸骨遭掘,鞭辱腐尸耻难雪。
几危宗庙社稷灭,君王逃死多跋涉。
卿士凄怆民泣血,吴军虽去怖不歇。
愿王更事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亵!
昭王闻其琴曲,垂涕不已,深感曲中之意。
自此早朝晏罢,勤于国政,省刑薄敛,养士训武,修复关隘,严兵固守。
公孙芈胜既归楚国,楚昭王封为白公,使居巢邑,人称白公胜,筑城名为白公城。
遂以白为氏,聚其本族而居。
楚昭王自随返国,生聚教训十载,民殷国富,开始对外用兵。
昭王二十年,楚国出师,一举即灭顿国,俘掳顿子牂。
次年灭胡,掳胡子豹,报其从晋侵楚之仇。
再次年围蔡,问其从吴入郢之罪。
蔡昭侯请降,楚昭王迁其国于江、汝之间。
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皆以为榜样效之。
当年孔门弟子燕汲学业成就,载咏回归乡里,设教渔阳,聚徒传道授业,十有八春。
期间因思师心切,乃撮土筑台望鲁,常携琴酒,登台而饮。
公元前500年,乃是周敬王二十年。
此时距周平王迁都洛邑,已二百七十一年。
在此二百余年中,诸侯间战争连绵不断,相互争霸兼并。
中华大地原有三百余诸侯,至此已减少到不足二十个。
这时周子只是名义上下共主,仅余洛阳附近残留领地;就连朝拜形式及定期贡献,也一并断绝。
在此时期,中原地区各种思想出现,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学术盛况空前,称为“百家争鸣”
。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此期参与争鸣者,有名者共有一百一十九家,表着作七千三百二十四篇。
其后《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影响较大,可被称为“学派”
者,不过十二家而已。
周平王东迁之后,子地位衰微,礼坏乐崩,一些王官散入诸侯,或流落民间,打破学在官府局面,私人办学兴起。
孔子所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只要学生送予束修以为学费,则就可以拜师受教。
学者谓士,若学有所成,则可经人推荐,担任诸侯国官职。
各诸侯大夫为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因此纷纷养士,形成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