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集 贾谊上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p>

吴公重义,因势举荐贾谊。

汉文帝征召贾谊入朝,当面策试,甚喜其才,委以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年仅二十一岁,在朝廷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

出任博士期间,每逢皇帝出题命论,贾谊每有精辟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一致赞许。

汉文帝非常欣赏,因而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贾谊极喜针砭时弊,初任太中大夫,就开始为朝廷献策。

文帝元年,贾谊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以儒学与五行学设计一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代替秦制。

由于当时文帝刚即位,因此没有采纳。

文帝二年,针对当时弃农经商、淫侈之风日长现象,贾谊又上《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主张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

汉文帝采纳,以为贾谊才能突出,欲拔任公卿之职,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群起反对,进言诽谤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汉文帝为安抚旧臣,逐渐疏远贾谊,外放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因贬离京,长途跋涉。

途经湘江,写下《吊屈原赋》,抒怨愤之情。

汉文帝疏远贾谊同时,得一男宠,名唤邓通,蜀郡南安人氏。

邓通之父名叫邓贤,家道殷实,连生三女,终得一子。

当儿子降生之时,因见村北南阳郡到汝南郡官道方通,车马辐辏,故为婴儿起名邓通。

邓通幼年读经习文,弱冠时读书并无起色,专会弄水撑船。

西汉初年,读书人家有中产者,自备车马服装资费,可到京师做郎官,等候朝廷使用。

邓贤颇有资财,于是置办车马服饰,送邓通前往京师长安,寻求光宗耀祖之路。

邓通因其性情诚谨,擅长划船,不久就被征召到皇宫为黄头郎,专职掌管行船。

忽一日,文帝做梦升,百计难登;却有黄头郎自后推之,终至上。

文帝回头看时,见那黄头郎穿件横腰单衫,衣带系结在背。

梦醒之后,文帝至未央宫西边苍池中渐台,看到邓通衣带从后面穿结,正如梦中所见。

及至召问姓名,姓邓名通,音近“登通”

文帝由是宠之,前后赏赐累计亿万钱。

又有一日,骊山老母许负扮作相面妇人,进入长安,每相奇准,轰动朝野。

文帝闻之,命其入宫,令为邓通相面。

许负细观邓通面相,摇头道:此人命蹇,当会穷困饿死。

文帝不悦道:其穷通在我,何人能使其贫困哉?

许负不复再言,告辞而出。

文帝便将邓通家乡大铜山都赏赐之,许其铸钱。

邓贤年已古稀,感念皇上恩德,便带女婿入山,雇佣工匠,采铜铸钱。

因严格遵照儿子邓通嘱咐,每个铜钱俱都精工细作,从不在铸钱时掺杂铅、铁,取巧谋利,号曰邓通钱。

因邓通钱光泽鲜亮,分量充足,厚薄钧匀,质地精纯,故此通行下。

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邓通钱。

邓通既蒙文帝宠爱,自行铸钱,由此富可敌国,更对皇帝感激涕零。

忽有一日,文帝患痈,痛不可当,医疗无效。

邓通为报君恩,常为其吸吮患处。

文帝深为感慨,便问邓通:下最爱寡人者,乃是谁人?

邓通答道:下至爱不过父子,至爱陛下者,当是太子。

文帝闻此,点头称是。

及至太子进宫问疾,文帝要其吸吮患处,太子虽然奉命,却面露难色。

汉文帝由是认为邓通对自己之爱,过亲生之子。

太子出宫之后,闻邓通经常为父皇吮痈,心中惭愧,却也因此怨恨。

孝文帝除将严道铜山赐给邓通,又许吴王刘濞,自开豫章铜山之矿铸钱。

因此氏钱和吴钱遍布下,朝廷制钱反而难以通校贾谊见此,忍耐不住,乃在长沙上《谏铸钱疏》。

指出允许私人铸钱,必致币制混乱,伤及朝廷财税,建议禁止邓通采铜铸钱,文帝不听。

画外音:汉文帝驾崩之后,景帝继位,没收邓通全部家产,充入国库;并处罚金数以万计,使其逐年偿还府库,负债累累。

邓通由此贫病交加,终于饿死街头。

神相许负毕竟言中,非是难逃劫数,还是一个贪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