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六十四集 虞诩伐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恐有去无回!

何不设计避之?

虞诩: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此我为人本份。

不遇盘根错节,焉能识别利器哉?

于是欣然赴任,先去拜见河内太守马棱,报到就职。

马棱奇道:公乃学者,应在朝廷谋划大事,何来朝歌?

虞诩答道:在下受命之日,朝中高官皆加勉励。

今下官奉命前来平贼,特为本郡建功,大人何出此言?平叛讨贼是为大计,望求大人助之。

马棱闻听虞诩出言豪壮,赞道:先生但有所命,惟令是听!

虞诩:朝歌在韩、魏交界,背太行而临黄河,离敖仓百里,青州、冀州流亡到此者数万人众。

叛贼不知开仓募众,抢劫库藏兵器,守卫城皋以断东西交通,截断下右手,则不足忧矣。

今贼势正盛,不好较量。

但望郡公多给兵马,不使我临阵为难,别无所求。

马棱:先生放心。

但凡在我职权之内,不违圣命者,当竭力供应!

虞诩于是上任,先设置三科,募求壮士,命令自掾史以下,各自举荐所知豪杰勇士。

并且定下标准,以善于抢劫者为上,伤人偷盗其次,有丧在身而不理家业者为下。

檄令一出,县中哄动,招募共得一百余人,多是亡命之徒。

虞诩设宴待之,当场宣布:今有叛匪宁季聚众造反,祸乱朝歌多年。

大丈夫生在世间,不在此时建功立业,更待何时?

众徒:大全有所命,我等宁愿赴汤蹈火,无不听从!

虞诩:朝廷恩旨,只要能为国出力,便将尔等此前所犯罪过全都赦免。

若有军功,另有重赏。

你等以为如何?

众徒:愿效死力!

虞诩:甚妙。

既是如此,公等餐罢便可出城,去投叛军可也。

众徒:我等怎敢?

虞诩:你众人休慌,本县此乃一计,并非是叫你等与朝廷为敌,而是擒贼立功也。

众徒:愿闻其祥。

虞诩:你等加入叛军之后,便可引诱叛,至县中乡里劫掠。

官兵来剿之时,却又趁乱居中举事,助官军擒斩叛贼。

以此将功赎罪,不亦轻松哉!

众徒闻言大喜,于是辞别虞诩出城,三三两两,并投叛军而去。

数日过后,果然引诱叛下山,前往乡里劫掠,却将消息提前密报官府。

虞诩闻报,立即调集兵马,分散进入乡里,提前设伏,以待匪众。

时近巳末,叛军果然大举而至,一头扎进伏圈。

虞诩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斩杀叛贼数百人,余者溃散。

自此而后,叛军不敢举众下山,只得分散进入村镇,采买生活必需用品。

虞诩闻此,遂密召凡会缝纫贫民之妇,令为叛贼缝纫衣物,并用红色丝线缝在衣襟之上,作为标记。

由是叛贼凡在里巷中出入者,只要衣襟上有红线标志,都陆续被官兵捕捉。

叛贼因此惊骇走散,都官府有神灵护佑。

不过旬月,境内盗贼无踪,朝歌太平,虞诩因而升任怀县令。

镜头转换,按下虞诩,复邓骘。

正当虞诩在朝歌剿匪之时,邓骘母亲新野君病重。

依照汉制,邓骘兄弟只得一起上书,请求致仕回家,侍养母亲。

数月之后,新野君去世。

邓骘兄弟连续上奏,再次请求辞官为母服丧。

太后邓绥欲以夺情拒绝,经过班昭劝阻,方才答应其请。

及至服丧期满,邓太后诏命邓骘重新回朝辅政,并授予以前曾欲加封爵位。

邓骘一再叩头坚决辞让,这才罢休;乃命邓氏兄弟为奉朝请,位在三公之下,特进及列侯之上,每遇国家大事前往朝堂,与三公九卿一同参议国事。

邓氏自邓禹告诫子孙以来,皆都遵受家法节度,以窦氏失败为诫,令宗族闭门静居。

邓骘之子侍中邓凤,曾为尚书郎张龛上书告请,举荐郎中马融到尚书台任职。

中郎将任尚曾馈送邓凤名马,元初五年因事得罪邓遵,被囚车征至廷尉。

邓凤闻任尚获罪,害怕自己受贿事情泄露,遂主动向父亲邓骘自。

邓骘闻此,惧被太后加罪,遂斩妻子及邓凤,提级入朝谢罪。

朝野闻此,无不交口称赞。

字幕:永初七年末,诏命来年改元,号为元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