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一集 特殊使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子求情,才得免死,罢官还乡。

阳球打刺客沿途刺杀,那是一点也不奇怪。

道士点头:这也罢啦。

这位壮士,你受阳球之托,可知要刺杀者究是何人?

黑衣壤:在下胡车儿惭愧,当不得仙长称为壮士。

按照我们刺客行规,从来不问被杀者根底。

阳球许我赏金颇重,猜想这位大人身份不低。

道士道:你既不知,便不足怪。

这位大人,就是朝中耿臣,东观议郎蔡邕大人便是。

胡车儿听了,满面生愧,纳头便拜:不是仙长点破,险些错杀忠良。

我墨家门派传到可师父手里,日渐没落;师父一死,便只剩某一人而已,耐不得山中凄苦,这才到江湖中替人做杀手,胡混日子罢啦。

某虽然身处江湖,却闻朝堂之中,只有卢植尚书、皇甫嵩将军和蔡议郎,才是大大忠臣。

胡车儿有眼无珠,若错杀好人,岂不为江湖同门耻笑!

罢忽然长身,捡起床下短刀,便向颈中划落。

蔡邕出其不意,吃惊地张大嘴巴,差一点便要叫出声来。

那道士出手如电,右手拂尘早已缠住胡车儿持刀手腕,往回拉出。

胡车儿使尽全力想要自戗,却被拂尘一扯,就似被定身法定住,短刀再也递不进半分。

胡车儿挣扎不得,长叹一声,短刀再次扔在地上。

道士撤了拂尘,向后轻甩,早已插入脑后衣领,动作快如电光石火。

这时道士怀中孩儿显是感到有些不舒服,挣身道:师父,把我放下来罢。

话音虽然不高,倒也清脆响亮。

道士嗯了一声,将那孩儿放在地下。

蔡邕这才注意看那孩子,竟是生得眉目如画,长相不俗。

道士放下孩儿,向胡车儿温言道:贫道既向你表明身份,就不容你寻死。

你且平身,贫道有件大事,要求你去办,却不可推三阻四。

胡车儿闻言大喜,立起身来,插手施礼:道长不许我死,定是容俺戴罪立功。

但听仙长差派,不管水里火里,绝不推辞。

道士不答胡车儿之语,却先转过身来,冲蔡邕深深一揖:只因贫道来迟一步,致使议郎大人受惊,贫道之罪也。

大人可知贫道来历?

蔡邕起身还礼:下官不知,正要请教。

道士示意蔡邕落座,自己背对房门坐了,缓缓道:贫道自幼出家入道,俗家名唤史子眇,住持洛阳东门外五里玄都观,乃是鬼谷子门下第二十四代弟子,如今忝掌本门。

闻听此语,蔡邕和胡车儿都轻哦了一声,各自惊讶。

蔡邕早闻史子眇名字,知他与宫中往来密切,颇受当今子灵帝敬重;胡车儿熟知江湖中事,虽通过适才令牌已知对方是鬼谷门下,却不料竟是堂堂掌门之尊。

史子眇表明身份,遂将铁牌复又掏出,递给蔡邕:议郎大人请看,此乃本派掌门信物,唤作伏龙令牌,号令门下徒众,代代相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

鬼谷先师俗名王禅,与墨门始祖墨翟过从甚密,互相敬重声援,不相攻伐。

适才我以此牌示于胡车儿,故他能识。

蔡邕细观,见那铁牌分为阴阳双面。

阳面镌刻一个仙翁,乘跨一条白龙,两侧各有四字,右为“鬼谷仙师”

,左为“万法玄门”

阴面八个篆字,“共扶汉室,下听命”

摩玩片刻,放置案上,若有所思。

史子眇笑道:议郎学究人,对先秦之事当不陌生。

当时儒、道、墨、法、兵、农、匠作、阴阳等百家兴起,各家着言立,游于诸侯,以平定下为己任。

墨家时与道家、儒家均为显学,但本门却避世而居,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师座下弟子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出山后各显奇能,合纵联横,功高盖世,本门方为下所知。

本门所传之学包罗万象,自鬼谷先师以来,未闻有能学会半数者。

若能学到其中十之一二,即可纵横下。

蔡邕笑道:对于鬼谷一门,先秦诸子皆讳莫如深,某除却庞、孙、苏、张四子之外,也确实所知有限。

唯墨子一门,某却深知,并敬仰不已,恨不能从而学之也。

胡车儿:可倒欲领教一下,议郎大人对于本门先师评价。

蔡邕:你且休问我。

壮士既为墨家传人,当尽知本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