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飞却拦住二哥话头,对吕布冷笑道:我兄弟三人武艺,却是生便会,从来不曾拜过师父。
你这厮如此打问,敢自是上次输得不服么?今日难得相会,倒不如趁着酒兴,你我再比拼三百合如何?
吕布无言可答,只可讪讪而笑,借故更衣避之。
臧霸却知关羽、张飞根脚,便于更衣之时向二人表明自己身份。
关、张闻臧霸乃是师伯史子眇门溶子,不由大喜,深自接纳。
陈宫因见徐州钱粮颇广,人口富庶,却早存下劝吕布雀巢鸠占的心思,满怀鬼胎。
当日宴罢,刘备遂请吕布引本部军投沛安身歇马,与徐州呈犄角之势,共防曹操。
吕布再三致谢而去,自此屯兵沛。
镜头转换,按下江湖,复朝廷。
曹操平定山东诸州,上奏朝廷,自表功绩。
献帝览表,遂依当初贾诩所定之计,下达密诏:加封曹操为建德将军,费亭侯,诏命带兵进京,勤王除贼。
未料诏书刚,京师复生大乱。
其时李傕自为大司马,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太尉杨彪、大司农朱隽暗奏献帝,以离间之计令李傕、郭汜相互猜忌。
却不料弄巧成拙,造成李、郭兵锋相见,就此大乱长安。
李傕趁势劫持帝后车驾,囚禁于郿坞,断绝内使,饮食不继,侍臣皆有饥色。
杨彪与朱隽会合朝廷官僚六十余人,到郭汜营中劝和,试图以此逼迫李傕释放帝后。
郭汜竟将众官尽行监禁在营,只放了杨彪、朱隽。
朱隽归家,积忧成病而死。
自此之后,李傕、郭汜每日厮杀,两败俱伤。
混战两月有余,董卓女婿牛辅统领大军自陕西来到,声明与二人解和,李傕、郭汜只得应诺,各自放了子及百官。
牛辅趁机上表,请子驾幸弘农。
献帝大喜道:朕思东都久矣,今乘疵还,乃万幸也!
诏封牛辅为骠骑大将军,使率西凉兵留守长安;复依贾诩遗策,令李傕收拾车驾东行,并遣旧有御林军数百,持戟护送。
由此汉献帝终得脱身,离了长安,引一班文武群臣前往洛阳。
未料銮舆刚过新丰,未至霸陵,郭汜竟再次与李傕联手,忽然造反,欲劫子车驾西返。
车骑将军杨奉、韩暹提前探知其谋,乃与国舅董承商议,未待李、郭二人动,即拼命保护车驾东奔,用计甩脱李、郭追兵,于陕北东渡黄河,至于大阳。
但于此次变乱之中,满朝文武百官大都于乱军中离散,更有死于逃难途中者甚众,汉末朝中精英才俊,至此为之一空。
献帝渡河未久,太尉杨彪、太仆韩融一路寻至,君臣抱头痛哭。
杨彪奏请献帝暂居安邑,韩融亲笔修书,遣使到河西大营,劝李傕、郭汜罢兵。
二贼稍从其言,止兵不追。
董尝杨奉商议,差人修葺洛阳宫院,欲奉车驾还于东都,献帝欣然准奏。
杨奉遂令部下大将徐晃,保护车驾前行,安全过了箕关。
并州太守张杨闻子东归,具粟帛迎驾于轵道,并献饮馔。
献帝赐封张杨为大司马,令其屯兵野王。
献帝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车驾重入洛阳,还于旧都。
放眼望去,只见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不由泪流如泉,悲伤不已。
众官一起慰劝子,献帝收泪忍悲,即命杨奉且盖宫居住,下诏改兴平年号为建安元年。
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是岁又遇下大荒,颗粒无收。
洛阳居民仅有数百家,城中无可为食。
文武百官及朝中僚属只得尽出城去,剥树皮、掘草根为食,回城以此奉献子、皇后。
于是满朝卿士大夫,自尚书郎以下皆命出城,樵采挖菜。
众卿因腹中饥饿口中干渴,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暴尸荒野。
当时汉末气运之衰,无甚于此。
镜头转换,按下朝廷,复江湖。
子钦使微服离京,日夜兼程,数月之后,终于驰达兖州,向曹操传达朝廷密旨。
曹操时闻子车驾已还洛阳,既受帝旨,遂聚谋士商议行止。
众人尚未开口,荀彧率先进策: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丧,而下归心。
今子蒙尘,将军诚应此时倡义兵,奉子以从众望,并伐不臣,此乃不世之略也。
明公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