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子夜异闻

关灯
护眼
第35章 花姑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眼前这美丽哀伤的少女,绝非寻常人类!

花姑子见安幼舆呆立着,脸上血色尽褪,眼中尽是惊骇,便知他已然窥破了秘密。

她眼中的悲伤更浓,却没有辩解,也没有惊慌失措,只是默默地、深深地看了安幼舆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包含着歉意、无奈,还有一丝绝望的坦然。

随即,她猛地站起身,像一道无声的碧色轻烟,飞快地闪进了里屋,只留下空气中一缕淡淡的幽香和灶膛里几点将熄未熄的炭火余烬。

安幼舆站在冰冷的黑暗里,心潮翻涌,惊疑不定。

方才那一眼,花姑子眼中的哀伤如此真切,绝非妖邪之物所能伪装。

他回想起她替獐子包扎时那温柔专注的神情,为自己端来姜汤时那纯净的笑容……恐惧感竟奇异地在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好奇和一种想要探明真相的冲动。

这一夜,他再无睡意,躺在炕上,听着窗外呼啸的风雪,脑海中反复浮现花姑子含泪回眸的景象和她颈侧那片刺目的血痕。

次日清晨,风雪果然停了。

天地间一片银白,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安幼舆起身走出西屋。

灶房里干干净净,昨夜残留的血迹、药草痕迹都已不见。

花姑子正背对着他,在灶前忙碌,身形窈窕,动作麻利,仿佛昨夜的一切只是他惊惧之下的幻梦。

章叟坐在一旁的小木凳上,默默抽着旱烟。

见安幼舆出来,他磕了磕烟锅,声音低沉:“雪停了,山路虽难行,但方向好认了。

公子吃了早饭便上路吧,莫再耽搁了令姐的病。”

他的话语平静,甚至带着一丝送客的疏离,眼神却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安幼舆,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看清他内心所有的想法和昨夜所见带来的波澜。

安幼舆心中咯噔一下。

章叟这态度,分明是知道了什么,急于让他离开!

他压下心头的惊疑,面上不动声色,拱手道:“多谢老丈收留之恩。

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花姑子的背影,“昨夜似乎听到些异响,不知……”

花姑子盛粥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却没有回头。

章叟截断他的话,语气斩钉截铁:“山野之地,风雪夜,免不了有些山精野怪弄出的动静,公子不必介怀。

赶路要紧。”

他站起身,那瘦小的身躯竟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压,“吃了饭,老夫送你一程,指条近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安幼舆心知再难留下,更无法追问昨夜之事。

他匆匆吃了花姑子端来的清粥小菜,粥很暖,但他食不知味。

花姑子始终垂着眼,安静地侍立在一旁,未曾与他对视一眼。

临出门前,安幼舆鼓起勇气,深深看了花姑子一眼,低声道:“姑娘,珍重。”

花姑子这才抬起头,飞快地看了他一眼,那清澈的眼眸中,没有了昨夜的悲伤,却盛满了欲言又止的复杂情绪,最终只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和一句极轻的:“公子……一路平安。”

章叟将安幼舆送到院外,指着一条被积雪覆盖、但依稀可辨的小径:“顺着此路,翻过前面那道山梁,下去便是官道。

比你来时的路近了大半日脚程。”

他看着安幼舆,眼神深邃,语气带着一种奇特的郑重,“安公子,昨夜风雪已过,前路平坦。

但望你记住,有些路,走过便罢;有些事,见过便忘。

莫要回头,莫要深究,于人于己,皆是福分。

去吧!”

安幼舆心头一震,明白章叟这是在警告他,也是在保护他和他的女儿。

他郑重地对着章叟作了一揖:“老丈教诲,晚生铭记于心。

救命之恩,以后再报!”

说罢,转身踏上了那条积雪的小径。

走出十几步,安幼舆忍不住回头望去。

小小的石屋院落静静卧在洁白的雪坡上,炊烟袅袅。

院门口,章叟瘦小的身影已经不见。

唯有那抹熟悉的浅碧色,静静地立在门边,远远地凝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如同雪地里一株孤清的早春新竹。

寒风拂过,似乎又送来那缕清幽的草木香气。

他心中一酸,咬了咬牙,不再回头,加快了脚步。

山路崎岖,积雪深厚,安幼舆走得十分艰难。

章叟指点的近道确实少绕了许多弯路,日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