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子夜异闻

关灯
护眼
第35章 花姑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偏西时,他终于翻过了最后一道山梁。

山下,一条被来往车马压出辙印的官道蜿蜒在雪原上。

他松了口气,疲惫感顿时涌了上来,寻了路边一块避风的大石坐下歇息。

刚喘匀了气,忽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碾压积雪的吱嘎声。

回头望去,只见一辆装饰颇为华贵的青篷马车正沿着山路疾驰而来,赶车的车夫挥鞭吆喝着,似乎颇为着急。

山路狭窄,积雪湿滑,那马车度却丝毫不减。

就在马车将要经过安幼舆身边时,异变陡生!

拉车的两匹马不知为何突然受了惊,其中一匹猛地扬起前蹄,长声嘶鸣,另一匹也跟着躁动不安。

车夫猝不及防,用力勒紧缰绳。

那受惊的马匹更是狂躁,猛地力挣扎,车身剧烈摇晃,竟将车辕生生别断!

只听“咔嚓”

一声脆响,半截车辕断裂飞出,沉重的车厢失去了平衡,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朝着路边陡峭的山坡直冲下去!

“啊——!”

车厢内传出一声女子凄厉的尖叫。

一切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安幼舆离得最近,几乎是本能地,他猛地从大石后跃起,朝着翻滚下坡的车厢扑去!

他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山坡陡峭,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沉重的车厢一路翻滚、颠簸、碰撞,出令人牙酸的碎裂声,卷起漫天雪雾。

安幼舆不顾一切地追着,几次险些滑倒,终于在一个相对平缓的坡底追上了几乎散架的车厢。

车壁碎裂,露出里面一片狼藉。

一个穿着锦缎棉袄、约莫四十余岁的妇人蜷缩在车厢一角,额头撞破,鲜血直流,已经昏死过去。

另一个年轻些的丫鬟打扮的女子被甩在另一边,手臂扭曲,正痛苦地呻吟。

安幼舆奋力扒开碎裂的木板,将昏迷的妇人和受伤的丫鬟小心地拖了出来。

他撕下自己的衣襟为妇人按住额头的伤口,又用树枝勉强固定住丫鬟的手臂。

忙乱中,他瞥见那妇人髻散乱,掉落在地的一根金簪样式颇为熟悉。

他心中一动,想起姐姐出嫁前曾说起过姐夫家的一位远房姑母,似乎就住在附近县城,极是富贵,最爱这种累丝嵌宝的金簪样式。

“敢问……这位夫人可是姓陈?家住县城西关?”

安幼舆试探着问那痛得脸色煞白的丫鬟。

丫鬟忍着痛,惊疑地看着安幼舆:“正…正是!

公子如何得知?我们夫人正是西关陈府的当家太太!”

安幼舆心头大定,真是姐姐夫家的亲戚!

他立刻道:“我乃安家村安幼舆,是府上三奶奶的弟弟。

快告诉我,府上可有懂医的?此地不宜久留,需尽快救治夫人!”

丫鬟一听,又惊又喜:“原来是舅少爷!

府上有常驻的郎中!

只是…只是这荒山野岭,车也毁了,如何是好?”

安幼舆抬头看了看天色,果断道:“你在此守着夫人,用雪替她冷敷额头止血。

我脚程快,立刻下山去陈府报信!

记住,千万别挪动夫人!”

交代完毕,他转身便沿着官道,朝着县城方向足狂奔。

安幼舆拼尽全力赶到陈府,已是气喘如牛,汗透重衣。

门房一听是三奶奶病危的弟弟,又闻主母出事,不敢怠慢,立刻通报。

很快,陈府上下乱成一团,管家带着家丁、郎中,抬着软轿,跟着安幼舆火赶回出事地点。

一番忙碌,总算将陈夫人和丫鬟安全抬回府中救治。

陈夫人虽伤势不轻,所幸未伤及根本。

郎中诊治后,言道幸亏止血及时,处置得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陈老爷感激涕零,拉着安幼舆的手连声道谢,视若恩人,定要留他在府中多住几日,好好款待。

安幼舆心系姐姐病情,婉言谢绝,只恳求陈老爷备一辆快车,送他去姐夫家探望病重的姐姐。

陈老爷见其心诚,不再强留,立刻吩咐备车。

临行前,他亲自将安幼舆送到府门外,郑重道:“安公子,此番大恩,我陈家铭记在心!

你姐姐那边,我亦会派人送去些上好药材补品。

待你姐姐好转,务必再来府上,容我好好答谢!

另有一事……”

他略一沉吟,低声道,“公子此番救下拙荆,想必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